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积极适应这种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如今的语文教学现状是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为有效的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加强对课堂的改革和设计,营造良好的分析,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主要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036-01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学习,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都会应用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较强的基础作用。因此语文课程也需要适应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变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方法,形成加强语文教学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漏洞,影响了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加以改革完善。
  1.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乏味
  在如今的语文课程中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地方的业务评价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努力,通过对各个语文知识点的灌输,让学生被动地进行记忆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乏味,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发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结果不能让人满意。
  2.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各种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教师都会受到教师的严重制约,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无法自由发挥,即使教师进行了一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只能是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有效改变,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1.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课堂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上的定位,认识到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只能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只需要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而不是完全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故事中的情境进行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对其中曹冲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应该如何进行称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开展独立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进行对课文的深入学习,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2.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分析,安排学生合作学习,也需要考虑学生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实施有效的分组学习策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大禹治水》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给学生安排任务,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课文的分析,小组学生一起努力画出一套关于大禹治水的图画,这样就小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了解彼此的能力,相互帮助,实现课堂任务。
  3.结合学生疑问,形成良好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需要重视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形成有效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教师也是如此,这样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学生可以进行对课文知识的详细理解,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相互提问,共同进行对课文的学习探索,教师可以问学生;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为什么总是找错呢?学生就可以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观点,学生也可以问教师:“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与妈妈不一样呢?”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进行对课程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明珠.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2]柳艷.浅谈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5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