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形态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形态下,各学校只有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当地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和当前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动态来选择并创新本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主动服务地方行业,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企业需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培养具有现代大国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新形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45-01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职业教育群体中算是刚刚起步,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却很快。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的人才培养,其专业性强、技能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出现了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所需的现象,分析原因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使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导致了学生不能够顺利就业,并且影响了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各职业学校有必要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从而保证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新形态下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双元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广泛推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在国家培训框架下,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动力的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新兴、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发展要求的合格劳动者。我国目前已进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阶段,各高校、职业院校也在试点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处于总结经验阶段。201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稳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情景实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情景实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具有高级操作能力、科学思维方式与人文素养并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各学校可联合具有相似特色的院校或者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以第三产业为例,“情景实操”人才培养模式可根据具有相似特色专业的若干职业学校进行联合、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资金的来源。一方面,资金用于学校教学技能交流,另一方面,资金用来聘请对口行业主管和知名企业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构建“情景实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在现场教学方式上。学校设立相关课程的实训基地,打破服务型专业无实训室或实训室不健全的现象。例如,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模拟现代物流实训室等给学生提供教学物质基础。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第三产业需要全面性的人才。根据岗位特点,设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例如,电子商务专业设立公共课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拓展模块等。
  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从第二产业需求看,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稀缺。根据资料显示,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3%,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在第二产业中,职业院校学生供大于需,因此职业教育应重点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虽然学生最后一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但是学生适应实践活动需要一段时间,能力有待提高,最终使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从产业与人才供给的现状来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校、企业、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前提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采取阶梯式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制教育期间,通过学习、认识实习、学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的过程,逐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工作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机体。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了解专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实践课程完成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注重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因此,在符合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素质教育课与职业能力课比例设置为四比六,加大“理实一体”课和综合性项目训练比例,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在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就业率。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采取校企互动、内外结合的方式建设实习基地,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接。一方面,学校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其他各类院校进行联合培养,同时根据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计划要求,学校还要设立对口的升学班,确保每年升入上一級院校的学生录取率在80%以上。这些办学形式,不仅提升了就业率,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形态下,各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当地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和当前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动态来选择并创新本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主动服务地方行业,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企业需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培养具有现代大国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辨析[J].成才之路,2015(15).
  [2]檀钊.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