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SWOT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采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具备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打破常规教学的周期性和学生的常规管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四条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校企合作;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98-0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大约有1.5亿人次从事高级技工岗位,而真正的高级技工需求大约为2.2亿,这一巨大的缺口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1]我国的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机构,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校企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所在学校商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推动校企合作的若干对策。
   一、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方面。[2]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其中,S(strength)代表优势,W(weakness)代表弱势,O(opportunity)代表機会,T(threat)代表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近年来,SWOT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企业的战略分析、个人能力的分析、企事业单位的分析等。
   二、我校商贸专业校企合作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办学历史悠久,生源稳定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商贸类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创办于1951年,距今已经有68年的历史。在校生稳定在4000人左右,其中商贸类学生占比达到40%以上,为校企合作提供了稳定的人员。
   2.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
   一直以来,学校各级领导对校企合作都持着大力支持的态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秉持一贯的主动服务精神,校内给予一定资源的倾斜,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在我校“双11”校企合作期间,为了保证客服人员工作网络的稳定,我校在校内网络资源分配和专任教师跟进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全天候的服务和待命状态。
   3.商贸类专业强、师资优良
   我校的商贸类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均为广东省重点专业。以上专业的教师9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每年学校会委派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甚至会安排部分教师进入校企合作的企业,从事为期半年到一年专业岗位的工作。于专业教师来说,不仅了解和接触到了最新的行业咨询,也达到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
   4.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
   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有20余年,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基础。三个专业每个学年都安排有校企合作,如市场营销专业与地产公司的电话营销、家乐福超市多岗位的零售实习等;电子商务专业的“双11”实训、校企合作的客服工作室;商务英语专业每年广交会上的专业实习、合作过得企业累计达数十家。
   (二)劣势
   1.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实训场地有限
   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学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但是占地面积仅几十亩。学校所设专业共13个,每个专业都建立了各自的实训室,因此,现有实训室的面积和数量都极为限。在引企入校的开展项目合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合作规模、容纳人数等问题,较难实现规模效应。
   2.教学的周期性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不一致,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
   中职学校一般都是按照学期安排课程,包括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每个学期的教学周数至少为18周,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但是企业用人是根据行业需要产生的,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电话营销项目,企业希望学生能够至少实习9周以上,并且是分批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往往是配合电商平台开展类似于“双11”“双12”“年终大促”等项目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则根据每年广州的4月份的春交会和10月份的秋交会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上岗实训,这样每个专业的用人时间、用人周期都不同。同时,与学校固定的教学安排存在一定的冲突,常常面临复杂的事前计划、事中调整和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量不容小觑。
   3.学生的日常管理规定与企业工作要求的工作时间存在冲突,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
   一方面,在校期间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日常管理规定,如外出、回校、就寝等规定。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的实训项目中学生工作时间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有冲突。比如,电商客服人员在“双11”期间,学生分两班制工作,晚班学生的下班时间是到深夜12点,这与学校规定11点的就寝时间不一致,并且这一部分实训学生下班回到寝室后,对其他同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事前做好周密的计划,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4.个别学生年龄偏小,导致无法参加校企合作    由于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实习和实训的学生都必须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要求,与企业建立契约关系。因此,不满16周岁或者18周岁的学生无法上岗实习或者实训,以至于个别年龄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只能进行插班学习。
   (三)机会
   1.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
   2018年2月24日,教育部会同其他五部委发布了教职成
  〔2018〕1号文件,文件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本次《办法》的发布可以看出,国家确实要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了,而教育部会同其他五部委共同制定并发布国家层面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更是近年来首次,本次《办法》的发布意义重大。[3]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可以说是迎来了中职校企合作的春天。
   2.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以往由于企业从学校可获得的利益少,学校是合作的主动方,企业是合作的被动方。一般是在企业急需用人、需要学校提供技术支援等情况下,才会考虑开展校企合作,这样的合作关系松散,缺乏持久性。但是,随着企业对于职业教育认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中职学校建立较为深入的合作關系,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客服工作室,就类似于企业“订单式”的培养。企业按照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岗位规范来培育和提前储备新员工,大大减少了重复培训,学生毕业可以直接上岗。
   (四)威胁
   1.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细致,需要完善
   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等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文件过于宏观,缺乏可实践性的操作步骤和实施细则。[4]另外,我国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方面,除了一部《职业教育法》以外,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更没有与之配套的细致的可执行的法律。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如果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问题,这一问题该由谁来担负责任,学生和企业的权益将如何保障,这些问题都没有得以明确。
   2.企业过分看重结果,合作的稳定性不够
   俗话说,商人都是逐利的,企业之所以愿意开展校企合作,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有利可图,因此,这样的校企合作关系稳定性较差。“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应当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期限应当不低于3年。”但实际上,目前企业与学校签署的合作协议的以短期为主,而且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简单,以短期的雇佣关系为主,这样建立的合作关系不牢固,容易被企业打破。
   3.高职与中职争夺校企合作的资源
   企业不愿意与中职学校合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区内高职院校的存在。高职生的基础素质、学习能力都优于中职生,这会影响其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对企业来说,更愿意选择高素质的学生。比如,某些保险公司或者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在我校进行校企合作探讨过程中,曾明确表明对学历的最低要求是高职生。
   三、主要对策
   (一)完善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规章制度
   《办法》第八条指出“职业学校应当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虽然我校的校企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尚未形成完善的针对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了在进行校企合作中,出现大量因为制度缺失而额外增加的协调工作,以及由于责权利的不明确,导致的“踢皮球”现象,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办法》的精神,我校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方面的规章制度。
   (二)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两个转变
   1.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目前,我校开展的校企合作较多的是短期性、阶段性、一次性的合作,合作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在今后的合作中,考虑从企业用人标准的角度切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更深入的校企合作。同时,学校和企业可以互派人员,实现协同增长。一方面,专任教师进入企业,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的同时,给企业的员工开展理论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企业导师进入校园授课,给学生讲授最新的行业资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学校与企业也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模式。
   2.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目前,我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以“短期订单化”“项目化”为主,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条件,可以尝试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送出去”;也可以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将企业“引进来”;或者两者相结合。总体而言,达到“订单化”培养、“师徒制”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校企一体化”培养共同开花的效果,实现培养手段的多元化。
   (三)转变传统观念,打破常规教学的周期性和学生的常规管理
   一方面,学校的教学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允许在校企合作的进程中,打破传统教学春秋两季的周期性安排。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学生的实习或实训时间,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当然,这样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到全校的整体教学进度,切不可“一刀切”,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较难给出标准化的指引。另一方面,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提高主动服务意识,针对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主动配合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改变目前“学生所在学部提出请示——领导审批——学部传达给相关部门”的现状,这样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避免了信息不畅导致的效率低下。同时,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尝试采取信息化手段,利用学校的OA或者其他传输手段,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
   (四)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5]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支持或者规定专业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企业亲历实践、进修或到企业挂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行业的资深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参加了企业进修或者挂职的专业教师,回校以后通过开展经验分享、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还有助于实现对其他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只有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期待的人才培养效果方可取得实效。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办学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认定这个方向,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行之久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才能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琪.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2]王蓉霞.高职学院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之SWOT分析: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9):94.
   [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4]陶霞.美德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制度比较与经验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8(4):23.
   [5]党蒙.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05.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