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交软件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交软件具有直观形象、资源丰富、便于操作、节省时间的特点,目前已经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是在利用社交软件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科学引导、强调纪律、经常维护管理、搭建积极平台的措施不断强化社交软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關    键   词]  社交软件;高校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3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对社交软件的利用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在充分享受社交软件便捷服务的同时,如何克服社交软件管理中的漏洞,充分利用好社交软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突出的大学人才,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社交软件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高校中应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就是微信、QQ和微博,有的学校还开发出了本校的校园网APP软件。主要应用方式和环节有:在课下学习交流活动中,一些教师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把相关教学的学习内容和资料分享到群里,让学生在茶余饭后利用碎片时间,根据个人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浏览复习,不断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有的教师和管理员通过在QQ或微信里建立班级群,安排布置教学作业,督促辅导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及时在群里传达学校最新通知和有关要求。有的教师和管理员通过学校建立的APP平台,把最新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和安全注意事项推送到平台上,组织大家讨论交流,让学生获知最新消息和前沿知识,对日常安全提高重视和警惕。少数院校利用APP平台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借助社交软件让广大师生摆脱纸质评价模板的束缚,学校教务部门利用手机APP实时组织评价,学生通过手机APP实时动态地反馈学习听课意见和所需所求,减少了中间工作人员的统计环节[1]。
   二、社交软件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社交软件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从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社交软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管理员体验到了社交软件进行教育和教学管理的便利之处,但是也存在过度依赖的倾向。一些教学活动本该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室内面对面地开展,但是一些教师图省事就把相关教学任务发到群里,组织学生讨论、提意见,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氛围和情境。还有一些辅导员把谈心谈话和经常性促膝谈话,也变成了QQ和微信文字或者语音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部分教师的信息知识结构不尽完备
   主要是一些岁数较大的教师,尽管经过了个人努力的学习,但由于对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不够熟悉,思想观念相对比较传统,习惯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道具,所以在利用社交软件等信息知识结构方面,还不是十分完备,所以在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教育和教学管理中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社交软件的管理维护不理想
   QQ、微信等社交软件在教学管理应用的初期,学生具有很强的新鲜感,群里比较热闹,互动交流也比较多。但是时间一长,学生渐渐失去了新鲜感,对群里教师和管理员的通知和要求,也不能做到及时回应,有的群甚至变成了僵尸群。一些教师和管理者满足于在群里通知过了、要求到了,但是由于学生不及时回复,一些学生是看到了不回复,有的学生则是真没有注意到。教师和管理者对各项通知和要求是否真正通知到了学生、是否真正入心入脑,并不掌握。由于管理维护不理想,容易造成传达上的误会和失误。
   (四)利用不好则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交软件交流沟通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社交软件上聊天就需要有相应的时间作基础。但一些学生利用社交软件谈恋爱、聊天等,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对学习内容涉及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影响。
   三、对社交软件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一)加强对社交软件应用的指导和规划
   高校要加强对社交软件在教学应用中的规范和统一,制定管理办法,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分年度研究解决社交软件应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寻求利用社交软件辅助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定期进行教育思想研讨活动。每年选择1~2个与社交软件相关的专题,在师生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研讨活动,不断强化现代教育理念。适时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来高校作社交软件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学术讲座,有针对性地组织外出参观调研,定期组织学习研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教师了解社交软件目前在高校利用的发展形势,跟上教育改革的时代步伐[2]。
   (二)合理开发应用、积极启发思考
   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要在建立社交群之后经常进行引导和互动,在运用之前进行认真的调试,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在社交群内发布制作的课件和采用的信息化手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积极发挥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要进行合理规划,把社交软件教学管理手段和传统教学管理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师生积极互动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效果。通过社交软件教学管理手段,让学习更加直观形象、方便快捷,让学校和班级更具有感染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为学生进行远程视频授课交流,提供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增强课堂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拓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途径。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建立专门的微信群、QQ群、百度云等平台,把学习相关的资料及时发到群里或者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使用和交流讨论。要在校园网上及时开辟相关教学专区,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及时更新,发布学习资料和励志故事,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建立手机APP教学平台,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观摩案例。通过拓宽教学的信息传播途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
   虽然目前各级院校都在强调社交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些院校也进行了一些投入和建设,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些高校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还有差距,學校缺乏Wifi等硬件设施,学生考虑到自身信息流量的费用问题,对设计软件不能充分利用。建议校方积极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的重视,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免费Wifi等硬件载体要逐项完善。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台账,确保专款专用。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要把社交软件等教学信息化手段建设作为单位和教师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目标考核体系,不断促进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建设。加强图书信息资料建设。通过社交软件的存储传输功能,丰富信息图书馆藏,增加学生自学所需图书资料,进一步完善高校论文撰写数据库建设,做好电子阅览室扩建工作,实现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升级,通过社交软件进行阅读交流,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料保障能力,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3]。
   (四)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熟练掌握社交软件教学应用环节
   虽然近几年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很好的提升,但是离学生的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岁数较大的一些教师,对社交软件等信息化知识掌握得较少,对社交软件还不能熟练操作,习惯了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各级院校要注重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要加大对相关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新聘用的年轻教师,要增加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相关知识的考核,积极选调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APP等软件制作的教学人才。要积极引进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维护人才,加强平时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对稍微年长的老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制定培养计划,通过组织送出去到信息专业院校进行培训、邀请信息专家来院校授课培训、组织社交软件等教学信息化手段运用好的教师登台谈经验等方式,逐步加强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从而熟练掌握社交软件辅助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高校利用社交软件教学管理的成效。
   (五)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提高社交软件的使用效率
   把学习管理作为社交软件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在社交软件中经常提醒,弘扬正能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利用社交软件教育的同时心须把学习管理作为主要内容。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习方向、开展学习竞赛、交流学习经验、恰当进行奖惩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端正学生利用社交软件的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注意研究新时代学生管理的新特点,结合社交软件的利用,坚持科学管理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协调,行政管理与学习管理相统一,改变“家长式”“保姆式”管理方法,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求的交流管理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既严格正规又生动活泼的人才成长环境[4]。
   总之,社交软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无法阻挡和回避的趋势,也是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不断掌握利用社交软件辅助教学的技能,从而适应信息化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迪.“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208.
   [2]张仁学.针对“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07.
   [3]王斐,傅钢善.基于云服务的微内容移动学习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6-49.
   [4]徐兰兰.基于SCORM标准的移动学习微内容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7):4147-4151.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