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主管理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班级主人翁地位,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高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下意识地认为小学生年纪较小,自主管理能力较差,没有必要给予学生太多的自主管理空间。其实不然,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小学阶段正是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一、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只是学生习惯了受教师管理,从而意识不到或者忽略了自己的这种能力。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自主管理的机会和空间,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例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中,要求学生阅读三本书,并写出读后感。我将这个活动的要求告诉学生,很多学生习惯性发问,“老师,读哪些书?”“老师,读后感应该写多少字?”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在活动中并没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却是问老师。基于此,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你们想读哪些书?觉得自己能写多少字?”学生纷纷陷入思考。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我告诉学生,“很多时候,你们可以自己做决定,但是在做决定时需要考虑周全,比如选择一本书,除了因为兴趣爱好外,也要考虑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我的建议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这次自主选择读哪些书中表现得很好。所以,教师应当多给学生创造自己做主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强有弱,但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对于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探究而言,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关键方面。所以,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已具有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多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
  例如:一入夏,由于天气变得炎热,很多学生在下午都比较容易犯困,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部分学生会强行打起精神听课,但也有部分学生会放任自己的困意,迷迷糊糊地听课,甚至是在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打盹,这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基于此,我利用偶像的影响力来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具体来说,我问学生喜欢哪些名人,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科学家、运动员、明星、宇航员等人。我给他们讲运动员的故事,比如,游泳运动员孙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不管是严寒酷暑,从来不会有所懈怠,你们既然喜欢运动员,就应该向孙杨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时时刻刻不懈怠。在此之后,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语言激励是很好的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适时择机运用。
  三、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自制力较差是小学生的劣势,但同时又是自主管理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当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因为在外部约束中,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时不能独行武断,而是应该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在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时,首先应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如迟到早退、乱扔垃圾、大声吵闹、逃避劳动等等;其次根据这些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如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的策略,例如对于“迟到早退”这个问题,学生从思想上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讨论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觉得应该制定一些惩罚措施,比如迟到早退一次,罚款十元。有很多学生反对罚款这一提议,在多次讨论后,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迟到早退一次,多值日一天;一周累计迟到早退三次及以上,值日一周。我觉得学生的建议很合理,不过考虑到迟到早退原因的不同,这个制度可以在说明原因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关于迟到早退的班级管理制度就这样形成了,因为是学生参与制定的,所以学生都能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不被自己制定的制度惩罚。这样一来,学生自主管理的成效有了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意识以及管理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婧. 小学生自主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  齊秀婷.班级自主管理中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