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和听说读写,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了具体阐述,包括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语言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和听说读写。然而仅仅通过灌输理论知识完全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精髓。教师需要为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实践性质的英文课堂,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练习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设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要擅长活跃课堂氛围,积极地将学生带入课堂语言学习中,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获得课堂认同感。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在教学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单元时,首先给学生讲解清英语情境中的次数问题,同时再带领学生复习次数的表达方式,如once(一次)、twice(两次)、threetimes(三次)等常用的次数单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快速地吸收更有难度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这一单元的句型特点,应设置对话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口语,给学生五至十分钟的时间准备。在准备时间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利用对话互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会听英语,还要熟练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2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写作是一项可以快速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环节,也是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通过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合理的句型结构表达出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考点句型。因此,在指点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度加强学生写作训练的难度,不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应试的作文模板,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写作能够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反映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情况,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在设置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的写作题目时,可以把写作要求放宽一些,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畅想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关系的发展趋势。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细节问题,比如,文章主体应该为未来时态,在写作中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时态错误。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一评阅,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和缺陷,便于学生及时进行改善和纠正。
  3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知与行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行为,两者相互统一,互相促进。初中英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杜绝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一直监督学生、督促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意识,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进行单词记忆打卡,要求学生每天积累一定量的英文单词,并且要掌握单词的常见短语和具体用法,而不是仅仅只是为了追求记忆单词的数量。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一段短听力材料。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以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有必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一个较为科学的分组,选择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组长,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完成每日学习计划和任务。知行合一,拒绝泛泛而谈的学习计划,促使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4结语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知行是相互统一的、不可分离的,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必须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做好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去执行。英语教师也要重视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厚积薄发,滴水穿石,促使学生通过积累能够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洪霞.基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7(01):149-152.
  [2] 李芹.让表演向更深处漫溯:初中英语表演激活学生的语言能力[J].校园英语,2018(16):25-26.
  [3] 梁祥云.初中英语语言能力培養与自主合作学习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8):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