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语境下教育舆情治理与意识形态安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助推下,教育舆情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新的特征。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主流媒体话语的传播力、培育和强化大数据思维等方面推进教育舆情治理转型,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教育舆情;新媒体;意识形态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情绪化等特征,造就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众传播景观。在这种传播环境之下,作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教育舆情,其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也持续扩大。因此,正确认识和引导我国教育领域热点舆情,对于凝聚教育共识,增强教育获得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舆情: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新议题
  教育舆情是公众围绕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具有一定价值倾向性和社会影响力的各种情绪、态度、意见表达和行为倾向的总和。作为教育领域社情民意的一种呈现形式,教育舆情原生态地反映了普通民众对教育问题的热切关注和多元诉求。除具备突发性、情绪化、非理性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征外,新媒体语境下的教育舆情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舆情议题复杂化。教育问题关涉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从传播内容来看,教育舆情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育本身到教育延伸议题(如校园安全)等教育各领域各环节都可能引发教育舆情,舆情传播的复杂化趋势较为突出,舆情回应与治理难度加大。
  舆情诉求多元化。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持意见和态度迥异,舆论场中难以形成普遍共识。尤其是当舆情议题触及多方利益时,网民们从不同角度阐明观点推动议题的传播,话语主体多样性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都表现得较为突出。
  舆情传播联动化。教育舆情通常由教育相关热点
  问题或敏感话题激发,这些问题往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网民对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发生的同类舆情事件的联想,形成舆情传播联动反应,导致舆情传播效应倍增。
  舆情影响国际化。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全方位推进,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中国教育的话语权不断扩大,教育舆情产生的国际影响也明显提升。另外,随着出国留学规模和来华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由留学生群体引发的教育舆情事件不断增多,教育舆情传播的国际化因素凸显,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面临更大压力。
  舆情回应公共性。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教育事业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功能,当教育舆情涉及教师行为规范、公共利益维护时,公共性就成为教育舆情回应的基本价值追求。
  机遇与挑战:教育舆情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效应
  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安全主要体现为一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有效应对异质性社会思潮的渗透和冲击,并能保持价值观体系的相对稳定和良好适应性。它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并能以此确保社会成员整体行为的一致性。在一定意义上,意识形态都是通过特定的信息表达出来,教育舆情就属于这种具有一定价值倾向性的特定信息,它对塑造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新媒体语境下,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巨大优势,人们发表意见和表达诉求的成本更低、方式更快捷、表达意愿也更为强烈,推动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联结与转换,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机制。这种新的教育舆情传播机制和格局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一,通过对教育系统正面典型的热点教育舆情呈现和传播,有利于积累社会正能量,提升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其二,通过强化议程设置,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及时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树立教育正面形象,有助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教育具有公共事业属性,教育舆情在推动教育议程、解释教育政策、聚焦教育难点问题、凝聚社会广泛共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政治动员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认同。其四,通过教育舆情的有效治理,可以充分吸纳社会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科学处置和教育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增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空间的文化冲突也呈扩大趋势。当前,社会思潮的新样态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新媒体进一步发酵、传播与扩散后,加剧了全球意识形态的纷争。在不同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教育舆情传播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领域的社会舆论走向,并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新的挑战。其一,教育舆情泛政治化倾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造成一定程度消解。在“围观也是一种力量”的网络传播实践中,网民对教育舆情的泛政治化解读,成为推动舆情扩散的催化剂,将舆情热点归因于教育体制问题而过度解读,或随意贴上政治意识形态标签,从而导致局部问题全局化、一般问题政治化趋向,舆论扩散的广度、强度成倍增加。其二,教育輿情价值多元化倾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整合提出更高要求。教育舆情所涉议题丰富,既涵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等宏观问题,也涉及学校治理、师生权益保护、教学管理等微观问题。不同群体思想观念和教育利益诉求相互交织,教育舆情不断呈现价值多元化倾向。这对教育系统的新闻舆论工作带来新挑战,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整合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舆情治理转型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使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竞争的主战场,由教育网络舆情激发的非正式动员和“集体行动”对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教育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状况,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牢牢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舆情治理工作主导权,通过推动教育舆情治理转型,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有力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教育舆情治理实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力。教育舆情是反映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力,是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各种意识形态通过网络社群交互传播,不同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呈现多发性、隐蔽性和渗透性特点,竞争也愈趋激烈。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理论创新,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受威胁,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因此,要结合新形势下教育舆情传播的复杂性和舆情引导的艰巨性,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互联网教育舆情治理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围绕新媒体时代教育舆情治理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净化教育领域舆论传播氛围。同时,要积极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提高引导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发挥网络对立德树人的正向作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强化党对教育舆情治理的领导力。
  第二,遵循科学的教育舆情治理理念,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感召力。近年来,教育领域热点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舆情事件频发不断。事实上,教育舆情并无对错之分,其大规模爆发和传播反映了人们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教育舆情治理良好效果的取得,必须遵循科学的治理理念,着力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的法治思维。要始终将法治思维作为教育舆情治理的根本遵循,力戒维稳思维和运动式治理,全面提升教育舆情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及时回应解决群众的现实诉求,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第三,完善教育舆情的合作治理结构,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力。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重要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治理”是一种价值性的政治理念,更是一种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政府治理、公共治理等学术概念的出发点是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这一主体在多元治理主体中的主要地位,在构建有效的有限政府的前提下,同时构建一个强社会。具体到教育舆情治理实践中,必须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构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网民四位一体的治理格局。各类志愿组织、权威专家、“网络意见领袖”等都在网络谣言净化、消减群体非理性情绪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重视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重要作用外,要培育和遵循互联网思维,着力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治理优势。同时,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着力解决一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权。
  第四,推进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创新,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传播力。随着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新媒体营造的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生态对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要不断推进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化,实现内容移动化与媒介社交化的深度融合思维,在内容产品中增加更多的社交元素和关系黏性,使社交成为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动力。也就是说,要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深刻变化,洞悉社交化传播的特点,不断创新主流媒体话语表达体系。尤其要注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效性,在纷繁复杂的热点舆情演变过程中及时确立舆论导向、澄清思想误区、引领社会价值。一种可行的尝试是,在内容传播和话语表达体系中适当地嵌入社交动力,促进时政、教育政策解读、教育体制改革等严肃内容以新面貌示人。通过唤起网民对正能量教育信息、教育舆论的积极关注和参与,营造教育领域的正面舆论氛围,不断强化社会各阶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从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第五,培育大数据思维,积极推进教育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媒体时代,要将大数据思维嵌入教育舆情治理之中,加强以教育大数据支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信息平台的蓬勃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内容生产与分发方式,公众的社交生活被无处不在的信息填充,情绪随着社会热点舆情事件的刷屏而起伏波动,这种数字化生存的图景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常态。面对新媒体时代教育舆情传播格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除了从教育舆情治理的思维变革、结构完善、话语创新等诸方面加以改进外,还必须积极培育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推动教育舆情治理能力提升。首先,积极培养大数据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及时抓取舆情信息,不断强化舆情信息挖掘、解读和分析研判能力,为教育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技术保障。其次,通过舆情数据整合加工,准确认知网络舆论场中的情绪指数,及时提供预警和引导方案,从而强化“议程设置”的引导功能。最后,在畅通大数据舆情监测的同时,要顺应教育舆情传播规律,主动将舆情应对纳入政策议程,在合适的时机形成可操作性的政策回应,不断构建教育舆情长效化治理机制,为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左明章,国桂环,曾睿.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6).
  [2]张天雪,张冉.当前网络教育舆情的话语分析——以人民网和新浪教育论坛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3]舒刚.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中州学刊,2015(10).
  [4]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5]陈堂发.网络话题的“生活化”和“政治化”特质凸显[J].人民论坛,2015(14).
  [6]彭莹莹,燕继荣.从治理到国家治理:治理研究的中国化[J].治理研究,2018(2).
  [7]彭兰.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传统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J].新闻界,2018(1).
  [8]黄丽萍.网络舆论场中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