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CSTR的事件触发GDHP控制算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连续搅拌反应釜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参数时变的特点,为更好地控制反应釜,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GDHP的连续搅拌反应釜过程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事件触发条件,之后运用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事件触发GDHP方法来近似最优控制律和值函数,最后得到控制变量冷却剂温度,实现反应釜快速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前提下,不但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而且有效降低了计算量和通信量。
  关键词:连续搅拌反应釜;事件触发;自适应动态规划;神经网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9.114
  0 引言
   连续搅拌反应釜是一种复杂的的聚合反应器,在生物发酵、石油化工、化学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CSTR经常受到如反应物浓度变化、副反应、温度和气液相位不均、外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CSTR的自适应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作为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2],克服了动态规划难以求解最优控制策略的缺点,从而更适合应用在具有强非线性、高复杂性、强耦合的系统中,如:电力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导航飞行系统等。
   但是,传统ADP算法需要在每次采样时刻进行神经网络的更新,计算量和通信负担较大。因此,本文将事件触发机制引入ADP控制算法中,只有当某些条件违反时才对系统状态进行采样,从而提供了一种非周期性的策略来更新系统的状态和控制输出,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
  1 CSTR模型
   考虑CSTR的动态方程如下:
   其中,状态变量为生产物的浓度,反应器温度为输出量,输入量为夹套内的冷却装置的温度,为达姆科勒数,为无因式化的活化能,为反应热,为热交换系数。
  2 事件触发GDHP控制算法
   本文采用精度最高、控制效果最理想的全局二次啟发式规划(Globalized dual heuristic programming,GDHP)结构。
   但由于GDHP结构复杂,所需计算量大,因此,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事件触发机制不仅能保持稳定有效的控制效果,还能降低计算成本,避免通信资源和计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本控制算法包含两个神经网络:评价网络和执行网络,分别用来近似系统的性能指标函数、偏导数(协函数)和控制律。系统状态通过采样器进行采样,设置一个事件触发阈值,当事件被触发后,采样器才对系统进行采样,执行网络才会接受该采样信号并作为其输入,并用来近似最优控制律和输出控制信号,经零阶保持器转化为近似最优控制律输入系统模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事件触发GDHP算法运用于解决CSTR的控制问题。
   当触发误差满足触发条件,系统状态会再次通过采样器进行采样。评价网络结构为2-6-4,输入为温度和浓度这两个采样状态量,输出为代价函数对当前状态的偏导数、当前状态对上一时刻状态的偏导数;执行网络结构为2-6-1,输入为两个采样状态量,输出为控制量,即冷却剂温度。每个网络的离散化采样周期为。
   评价网络和执行网络的初始权值都在区间[0,1]中随机选取,学习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实验选取合适的学习率,选取折扣因子=0.9,GDHP技术的调节参数初始化为0.5。
   本实验中,CSTR系统选择以下物理参数。CSTR系统在本方法控制下的响应图如下,为了比较控制效果,本文也给出了初始权值相同情况下的传统GDHP控制的实验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事件触发GDHP方法和传统GDHP方法相比,在60步内浓度均能达到稳定。
   由于时间触发是在每次迭代都会进行采样,故200步就会有200次采样;事件触发却只在事件被触发了才会进行采样,所以累计触发数目远远小于时间触发下的累计数目,本例中只有40步,仅占原始采样点的20%,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在控制效果基本保持一样的情况下,事件触发控制的计算代价和通信成本随着累计数目的减少而减少,体现了事件触发控制在减少计算和通信的巨大优势。
  4 结论
   对于非线性连续系统,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GDHP控制策略。针对CSTR系统,控制器只在触发时刻进行更新,保持理想控制效果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是确实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朱群雄,王军霞.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鲁棒最优控制[J].化工学报,2013,64(11):4114-4120.
  [2]张化光,张欣,罗艳红等.自适应动态规划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3,39(04):303-311.
  [3]刘德荣,李宏亮,王鼎.基于数据的自学习优化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3,39(11):1858-18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