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发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度缓慢成为限制各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形成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师资培训内容不完善不健全,产教融合缺乏深度,校企双方共建师资缺少有力的抓手和载体,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兼职教师管理不规范。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改进策略,从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
  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大中型城市的升级、扩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工项目越来越多,涵盖地铁、有轨电车、轻轨、云轨等各种形式。职业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利用此契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和停滞不前,影响到了专业的发展步伐,矛盾日益突出。
  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目前,各个院校轨道交通专业的师资数量不够,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职称、学历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师只有一小部分是从交通类高校毕业,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机电大类专业转岗而来,有些老师偏机械工程课程,有些老师偏电气工程课程。一方面这些教师对轨道交通专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由于班级多、教师少,直接导致课务量大,使得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自身提高和系统再学习的机会就减少,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还能对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生产过程,设计出对应的实践任务并加以组织实施的专业教师,实践任务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提炼而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师大多数理论水平尚可,但是实操技能不足,对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更是知之甚少,无法进行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
  (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低,实操能力弱
  首先,因为城轨专业教师大多为理科或者工科類高校毕业,而非师范类高校毕业,所以他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相对缺失,课堂组织、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和师范类教师有一定差距。虽然各个职业院校对于新进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内容也在不断完善,例如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每年都会针对新进教师开展“五个一”专项教学能力培训,并对青年教师组织开展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城轨专业教师都在一步一步成长,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城轨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地铁公司或者城轨设备制造企业的工作经历,他们也缺少到各类企业参与生产制造、维保、运营管理等环节的锻炼和实践机会,无法接触到规范的操作流程或者维保作业流程。当前,国家重点扶植职业教育,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城轨交通实训设备的投入是巨大的,大多数职业院校无法采购整套实训设备,教师无法通过校内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得毕业生的竞争力降低。
  (三)骨干教师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揠苗助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都是各个职业院校新开专业,虽有一部分老教师从其他系部转岗加入,青年教师占大多数,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非常缺乏。同时刚进校的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学科带头人成为各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由于全国各地城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无法吸引高学历、高技能的城轨专业人才。另外,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骨干教师,会出现跳槽到轨道交通公司等企业去的现象,造成了人才流失,不利于现有师资队伍的稳定。
  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能促进职业院校教学的健康发展,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师资培训内容不全面、不具有针对性。城轨专业师资培训非常少,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千差万别。其中大多数培训是由实训设备制造商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购买对应的设备,否则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城轨公司企业的特殊性,跟岗实践的培训模式难以开展,需要更多方面的协调运作。第二,产教融合缺乏深度,校企双方共建师资还浮在表面,没有强有力的载体。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建立校企共建的100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政府已经将这一指导思想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作为载体,更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资金上的配套措施,国家对于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企业,政策补偿或强制执行的制度是缺失的,这样就很难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进就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举步维艰。第三,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兼职教师管理不规范。在我国职业教育得不到大众的认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给人“低人一等”的感觉,所以对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往往不够强,又没有对应的激励政策做支撑,导致近些年新教师招聘工作开展得不是很顺利,或者招聘到的教师不是双师型教师,无法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同时,兼职教师方面存在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优质兼职教师已经在行业或者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他们自身薪资高,和原工作单位还有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的话,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不会放太多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工作上,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兼职教师在推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一)国家政府和主管部门方面——政府介入校企合作,主管部门推动校企合作
  政府介入校企合作,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政府需要从法律层面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约束与激励相结合,规范合作行为,为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职业院校主管部门推动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发文《关于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与国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 网上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强化职业院校和国有企业合作关系,加强职业院校和国有企业人才的双向流动。
  (二) 职业院校方面——营造师资建设良好的环境,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要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展培训网络,例如校本培训、省培和国培、校企合作培训、职业教育先进国家进修等,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规范引导教师组建教科研团队,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
  深化与对口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通过和企业协商建立院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另一方面,激励城轨专业教师到轨道交通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参与日常工作,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顶岗实践或者跟岗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放低姿态,做到真正融入企业,同时结合自身特长,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故障或问题。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跟岗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校企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和一线技术骨干、高等学府专业教授组建兼职教师队伍,要从城轨设备生产企业、城轨运营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组建兼职教师队伍。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技术能手和管理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较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结合实际案例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真正实现理实一体。这类教师也存在缺陷,比如他们在教学组织、分层分类教学、授课节奏和重点难点突出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可由院校组织他们开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骨干教师作指导,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企业方面——优势共享,努力促进合作效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全方位地参与职业院校各个方面的建设,共同招生(学徒制、订单班等)、共商专业规划和设置、共议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共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定培养目标,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关、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模式,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多赢的目标。
  企业可以和职业院校以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扩大招生规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与院校修订双师型教学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能力。企业还可以通过参股、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院校的建设,共建职工培训基地、生产场所等,实现产教融合。企业还可以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职业院校教师还能参与企业内部培训,和企业工程师一起协同授课,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
  四、总结
  我國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一支理论和技能并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也将不断地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娜.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构成现状与优化[J].河北职业教育,2019,(1):98-102.
  [2]  邓文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促进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2011,(4):13-18.
  [3]  谢臣英.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定位[J].机械职业教育,2010,(11).
  [4]  贾延明,张永涛.试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99-196.
  [5]  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91-92.
  [6]  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9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