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典诵读教学被运用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新课标》中指出:“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喜爱自己的文字,爱这些语言文字书写的文学作品,热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引言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能丰富自身知识的积累,并且阅读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经典诵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积累优美语句,感受文字的魅力,受到文章情绪的感染。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经典诵读,挖掘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一、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诵读时间无法保障
  在当前经典诵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诵读时间得不到保障,大部分教师都是把经典诵读时间安排在了早读或者午读,再或者挤出一些其他时间来安排经典诵读,同时,如果遇到其他因素影响,就直接取消了经典诵读,这就导致学生产生经典诵读可有可无的想法,认为其并不重要。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导致经典诵读的效果差强人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认识不深
  还有部分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缺乏深入的认识,以为古诗词、古典名著等就是经典,开展经典诵读时缺乏目的,对诵读的结果没有要求,甚至一些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就是学生的一项课余活动,这就严重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和质量,限制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教师通常都要求学生对所诵读的内容进行理解并加以背诵,使学生过于注重理解文章的含义,违背了“模糊性”这一经典诵读原则[1]。
  3.背诵方法单一
  由于经典诵读的内容较难,学生很难理解,所以背诵起来就比较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又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而且这也不符合经典诵读教学的原则。所以,当前学生背诵经典几乎都是死记硬背。
  二、优化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1.整合教学资源,延长诵读时间
  针对诵读时间少而分散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同其他课程进行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唱、诵、舞、讲、画、演等方法学习经典诵读,扩展经典诵读的途径,间接延长经典诵读的时间。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拓宽经典诵读范围,而且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深度[2]。例如,教学《 寻隐者不遇 》一诗,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人、童子进行对话,这样,学生边吟诵边表演,就会感到非常有趣,对诗的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又比如,在进行《伯牙绝弦》诵读时,教师完全可以将其安排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悟古典音乐柔美的过程中,增加对"伯牙断琴,知音难遇"的理解。
  2.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经典诵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深入的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经典文章的诵读加强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例如:在教学《山行》时,本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可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秋”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心情就会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进一步开展诵读创造良好条件。
  3.通过范读引领,加强学生诵读节奏的掌握
  范读是经典诵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诵读的节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经典诵读中不少文章、诗文隶属于文言文,其诵读的方式与现代文存在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在范读时做好榜样作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节奏,提高学生的诵读质量[4]。例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有感情的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诵读,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节奏后,让学生借助注释,运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4.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从年龄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的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增加经典诵读趣味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华,不要受到考试等条条框框的限制,用心去体会典籍,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名文、课文。良好的诵读习惯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发育情况来看,小学生处于记忆最佳时期,如果凭借单纯地死记硬背,也不会达到最佳學习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经典诵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自有书塾,教师们便要求学生们诵读,大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诵读间接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诵读不能只读一遍,还需要熟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词语量与语感会得到大大提升。通过日积月累的诵读,小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材料可以不断丰富。
  结语
  总而言之,经典诵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经典诵读,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提升学生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凌文静.小学经典诵读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2]季素英.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5(36):14-15.
  [3]张春红.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4]赵翠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24):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