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颈椎前路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早期观察与急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对颈椎前路手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早期观察和急救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我院2018年全年共有300例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将该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2例患者术后发生颈部切口血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2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情况,另有4例患者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剩余1例患者为神经功能障碍和呼吸功能障碍共同存在的情况。结论:颈部切口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虽然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因此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早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切口血肿;早期观察;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220-01
  颈椎前路手术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其主要对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损伤等颈椎常见病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手段具有局部解剖复杂、手术视野小和操作难度大的特征,因此极易发生各类并发症。术后切口血肿属于一种十分普遍的术后并发症,颈部肿胀、发硬、神经损害以及呼吸困难是临床的主要表现,如患者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由我院2018年全年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中选出,该300例患者均全身麻醉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有12例患者发生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情况,男女患者各6例,患者平均年龄值是(45.9±7.5)岁。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进行的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等一系列检查都处于正常范围。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140ml-440ml不等,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0.1±60.3)ml。
  1.2 早期观察和急救措施
  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本次研究中术后颈部切口发生血肿的12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为呼吸功能障碍情况,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颈前肿胀且伴随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随之明显下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此类患者以下急救措施:第一,患者出现颈前肿胀情况时要对其引流导管的通畅性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和心电监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第二,患者呼吸出现困难,并伴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胸闷气短时表明其颈部血肿更加严重,此时需要在患者全身麻醉后给予手术探查,将缝线拆除后查找出血点并将血肿清除干净,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切口进行清理,并再次放置引流导管。术后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还需给予其持续性的低流量吸氧、吸痰、雾化吸入、消肿、脱水以及抗感染等护理。
  神经障碍患者:本次研究中有4例患者为神经障碍情况,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双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四肢麻木和运动障碍现象,患者此种症状出现在术后的2h-8h之间。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给予患者以下急救措施:二次手术探查患者术后切口的具体状况,探查结果证实患者食管后间隙、气管间隙内有少量血块存在,去除钢板和钛网之后发现患者硬膜外间隙有凝血块存在,清理之后仍有渗血现象,以纱布压迫或凝胶海绵填塞之后重新固定,并于术后给予患者5-7天的甘露醇和激素治疗。
  呼吸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共存患者:本次研究中为学习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共存的患者为1例,颈前略肿胀、胸闷气短的同时伴随有双上肢麻木、肌力下降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针对此类患者需要给予以下急救措施:如患者在术后早期发生颈前肿胀情况并存在呼吸费力现象时,首先给予患者保守处理,然后给予其颈椎MRI检查确认血肿的位置。如保守处理后患者症状未得到显著缓解需要二次手术探查切口状况,血肿处理之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干预。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呼吸障碍是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其均得到证实存在皮下血肿,将血肿清除干净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在出院時其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均已恢复良好;主要临床症状为神经障碍的患者经由探查手术证实存在硬膜外血肿的情况,将其血肿清除之后彻底止血,患者四肢活动得以恢复,出院时其四肢运动状况均处于良好;存在神经系统障碍和呼吸系统障碍的患者手术探查证实存在皮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同时存在的情况,将血肿清除后患者呼吸功能逐渐恢复,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其双上肢运动障碍逐渐消失。患者术后接受为期6个月--12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恢复均十分理想,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是临床中探查、减压、清除病灶的常用治疗方法,颈部切口血肿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将颈椎前路手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类型分为皮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两种。有专家学者认为患者颈部切口形成血肿的主要因素是术中止血不够彻底、术后引流不通畅、局部渗血未得到有效引流以及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达成暴露硬膜彻底减压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切除患者的后纵韧带。但后纵韧带具有可有效阻挡血肿压迫硬膜的作用,所以将其切除会一定程度提升患者术后发生颈部切口血肿的几率。本次研究中发生术后颈部血肿的患者共有12例,分别为皮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与合并血肿的情况,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后均恢复良好。
  护理人员应在术后的一定时间内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道和神经功能的情况,我们建立了一个术后神经功能评估表格,术后两小时观察一次,并填写表格中四肢功能、运动、疼痛、麻木、呼吸及大小便情况,并时刻注意患者切口是否发生肿胀情况,如患者呼吸系统或者神经功能发生异常要确定是否存在血肿,并尽快查找引发血肿的因素,进而可给予患者及时的急救措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曾雪梅,陈正香.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颈部血肿的早期救护[J].护理研究,2016,30(35):4479-4480.
  [2]王丽燕,史淑芳,宋佳璐.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观察及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05):478-480.
  [3]张子凤,彭玉慧,吴薇薇,孙洁,张雪连,钱旭,蒋晶,李劼.颈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皮下血肿早期观察和应急处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3):58-60.
  [4]宋佳璐,王丽燕,史淑芳,梁俊.颈椎前路手术后切口血肿的风险评估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0):782-7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