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虽然从乡镇小学到各大高校都设有体育课,但高校以下的体育课都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反而被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造成了在较为重视体育成绩的各大高校里的学生们对体育课热情不高,平时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等不良后果,以致影响体测成绩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造成恶性循环,进入社会后又缺少一项竞争力,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本文将对高校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探究,并说明现阶段高校为提升高校学生体育兴趣所采用的方法及其成效。
  关键词:竞争力  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自觉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c)-0080-02
  基础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导致进入高校体育教学阶段,学生体育热情不高,“终身体育”意识薄弱,为探究产生此类状况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作者对此展开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1  学生体育热情不高的原因及其后果
  虽然中小学的课程表每周都排有2~3节的体育课,但由于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更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所以大多数的体育课都被其他文化课程的老师占课,体育老师即便来上课,大多也是课内自习,所以学生们真正得到室外体育锻炼的体育课并不多。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着来自家庭及学校双重灌输的要考上大学的思想,而高考并不计算体育成绩,所以从老师到家长,甚至是学生们,都以文化课成绩为主,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一旦有非文化课程,老师们就会去占课。这种占课现象在高中尤为严重,部分中学甚至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下,学生们的体育自觉性逐渐丧失,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只埋头于书本中专心文化学习,拒绝参加体育锻炼。
  另外,某些乡镇中小学不具备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操场,只是用白线画了一个400m跑道的圈,围着两个水泥铺的简陋的篮球场。更有甚者,将一块土地铺平压实,除去杂草,放置两个篮筐,便美其名曰“操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上体育课,学生的安全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与其冒着学生受伤的危险上他们并不喜欢的课,还不如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由于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缺失和教学设施水平的低下,在中小学课程安排中,体育课就变得可有可无。
  由于中小学这种“畸形”的教学观念,学生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全面发展,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综合素质人才,这在无形中就削减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减小了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力。而大学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以使他们在步入社会中后不至于因为缺少某种能力而丧失在某一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学生们进入大学后会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短时间内仍不能转变之前对体育的认知。反而会因为体育课成为必修课对体育产生厌恶的心理,再加上本就缺失的体育自觉性,使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再次降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水平。
  2  高校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采取的方法及其成效
  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人才,而体育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问题,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兴趣迫在眉睫。
  要培养兴趣,就要先知道兴趣是什么。兴趣即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新事物的最初动力。它具有广泛性、可选择性、深层次化和连续性等特点。体育活动多种多样,女生会偏向于瑜伽、啦啦操等能展现女生身体柔美的活动,而男生则更多偏向于跑步、跳高等运动强度大,竞争性强的体育活动。无论何种体育活动,都是学生心理兴趣的一种选择过程,而在大学这个对人生心理认知塑造最宝贵的阶段里,这种心理兴趣一旦被培养形成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坚持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种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某件事物的乐趣,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学习。高校的课程安排不如中小学那么紧张,留出了更多的课外时间供学生自由支配。而且大学体育课相较于中小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也有实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丰富的体育运动场地。但是在时间充裕,场地充足的情况下,学生们仍然选择了“宅”在图书馆或宿舍,而选择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少之又少,致使身體素质逐渐下降。究其原因,还是学生们习惯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进入大学后仍没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高校纷纷采取强制手段,例如将体育测试成绩与奖学评定直接挂钩。对体测的要求不仅仅是及格,而且要达到优秀,低于75分者一律没有资格参评奖学金。以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把学生从书本堆中抽离出来,使他们在重视文化课成绩的同时兼顾体育锻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自觉性。不仅如此,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高校的体育测评也越来越趋向于严格化。以机器考核代替人工监考,大幅减少了替考现象,使考试流程更加规范、严格,大幅减少了人为操作存在的误差,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体育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018年4月,一款跑步锻炼的手机APP进入各大高校的视野,各大高校纷纷将这款手机运动软件与学生的体育课期末成绩直接挂钩,学生在一学期里的跑步锻炼次数将会换算成本学期的具体分数,与出勤情况、技术考核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学生本学期期末体育成绩。跑步锻炼的分数占到了体育总成绩的30%,按照规定,学生在一学期内跑步次数达到52次即可获得该项满分,并需要在体育课结课之前完成这项任务。此规定一出,以大学生为主的网络舆论一边倒,无一不在抨击这款跑步软件。学生们虽然怨声载道,但是在挂科的威胁下,他们也不得不走出宿舍,开始跑步。对于平时就有运动习惯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得不抽出自己打球、在健身房里的时间,到户外去,按照APP指定的路线进行跑步运动,对他们原有的运动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针对目前高校生普遍缺乏运动的情况,受到该规定负面影响的学生是极小部分群体,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生来说,该项政策的推行具有极强的正面影响,这款APP对学生提出强制的运动要求,从短期来看,虽然将激起学生的强烈不满情绪,但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当学生们将完成例行的跑步任务养成习惯,能够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运动自觉,改变当代大学生长期以来缺乏运动的不良现象,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通过阶段性的努力,将学生的个人成绩与运动相联系,已经初步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在过去,运动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而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全民运动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而当这种潮流形成后,便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走向户外,并在将来形成可预期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我国的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并于新世纪初正式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走过漫漫长路。传统的素质教育,往往重视施教方,而忽略了受教方。我们在过去十分重视体育教育的课程安排和基础设施,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从重视施教方式和施教条件,到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对于体育教育事业而言是一次重大飞跃。
  兴趣是最大的原动力,被动施教和主动学习,二者在学习体验、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方面都有天壤之别。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主动运动,首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运动的魅力,而非任务式的强迫运动,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其次,学生的体育兴趣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而非传统的由学校进行强迫运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节约教育成本,消除畸形的教育观念,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第三,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相比于强制性锻炼来说,对学生的身心锻炼都有更为显著的提升。,综上所述,将体育兴趣转化为运动动力,从学校层面来说,能够节省一定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就学生个人来说,能够获得运动的乐趣,并且能够避免强迫性的运动,真正做到将运动融入生活,体会运动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红珊.浅析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商情,2013(23):11.
  [2] 孙全洪.论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4(1):84,91.
  [3] 郭云峰.培养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6):118-119.
  [4] 蒋丽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190.
  [5] 王擎宇.浅谈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学校体育学,2015,5(9):6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