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教师、学生、家长的充分配合下,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健全人  格;再通过教师优秀品质影响、学生自律意识的提升、教材人格思想启迪、课外阅读感染等多种方法对学生开展人格教育,从而实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格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人格(Personality),也翻译成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德行、爱好、情操、信念、意志、态度、观点等,它们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后天在现实活动逐渐形成的。
  庞学光的《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一文中写道:“健康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语文人格教育,就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的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功能,这符合心理学的要求。
  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使他们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致走向歧途,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培养成为具有健康精神、高尚道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功能。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用优秀的品质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首先要严格对照师德师风标准,找出不足和差距,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用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用内在的人格让自己拥有热情、魅力,让自己具有强烈的時代感、使命感。其次,布置一些紧贴时代感、紧扣教材的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写作,从作文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不正确观念进行合理引导,在作文中巧设批语,多用古代文学中经典事例来教导学生,让学生更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再次,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人为本和学无止境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有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过硬扎实的语文功 底、勇于创新的改革举措等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灵活度、一言一行、感情的表达、道德修养等都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聆听讲解时,也在细心观察着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的人格在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也直接影响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何塑造好语文教师的形象,才能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滋养呢?一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通过多媒体我们能了解到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作为教师要主动积极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学方法,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师生间展开互动,展开对话,在传授课本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二是通过写作。时代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冲破改造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只有不断丰富自己和否定自己,把激情注入课堂,以其精湛的教学能力、新颖独特的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教学个性,去吸引学生的审美目光;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人生的涵养等优秀的人格品质,去影响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在语文学习中陶冶塑造健康人格
  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语文教学占有独特的优势。品德教育需要个人情感的升华,并付诸生动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关键。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是节选自国内外的文学名著,如《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武松打虎》选自《水浒传》等,这为品德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资源。教师能结合时代背景,精选课文片段,细化人物形象,充分发挥作品的德育功能,学生通过分析文章语言,概括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感情,总结事件启示等,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假、善恶、是非曲直、美丑的能力,让学生心灵受到震动,发现自身问题,从根本上更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
  语文教师要精选课文中精彩片段鉴赏时,教师通过播放课文录音、集体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编排小型话剧等多种体验方式,借助智慧课堂中丰富的人文背景资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章,与主人公、与作者展开对话,结合老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做回答,老师及时指正。比如在讲《纪念白求恩》一课时,要怀着对白求恩伟大人格精神的无比尊重和深刻体验去讲授,让学生情绪受到冲撞,让每一位学生深深感受到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无私奉献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对于形成良好班级学习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上好阅读课,精选文学名著阅读,切实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
  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完善,从本质上来讲,在于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上,因为自律教育是自律意识的养成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强,自身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生活学习随意性很大,加之独生子女多,家中长辈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自理能力差、自私自利、骄横等。在初中阶段,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具备优秀的品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广泛阅读,特别是历史名人传记的阅读。通过推荐、借阅,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喜欢的书。通过名人传记的阅读,感知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从而找准自己的合适位置,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断地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除了课堂上的老师的说教之外,课外阅读更是初中生提高自律意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加以指导,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获得真知感悟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好阅读课,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各式各样的读书鉴赏活动,如在教室里开辟读书角、开展读书竞猜、写书评投稿、开读书报告会、互赠图书活动等;充分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内容和范围,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合作完成读书任务。孩子看完书后写读书随笔或读后感,让家长写出评价意见;家长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交给孩子鉴赏,这样就达到了阅读的最佳效果,家长与孩子相互融通,孩子得到了双重收获,来自阅读中的感悟教育,来自家长的点评教育。家长选好所读的书之后可以选择读书的场所,如家里、公园、书店、图书馆等场所,共同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品读名家经典,实现学生与作者、书中故事情节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实现学生与家长的感情沟通。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共同利用好课外阅读的人格教育功能,不断充实学生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渐加深对国家、社会、自然的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深刻认识到一个人格完美的人,对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经营事业家庭都有积极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打造美丽校园、创建书香校园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远大目标,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重要载体。
  总之,在教师、学生、家长的充分配合下,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再通过教师优秀品质影响、学生自律意识的提升、教材人格思想启迪、课外阅读感染等多种方法对学生开展人格教育,从而实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4).
  [3]王传旭.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2003(4).
  [4]周波.语文教育与文化人格的培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
  [5]潘涌.论语文新课程标准与现代师生人格培养[J].学科教育,2003(4).
  [6]陈杰.人格对话:语文教学的时代诠释[J].学科教育,200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