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是我国的一个基础产业。在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保证相关的经济发展能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发展目标。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跟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说,要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来进行相关的创新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的各方面建设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相关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其中包括一些粮食的生产安全问题,和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被转移,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下产生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建设过程中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要想创新经济发展路径,就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路径的探讨,进行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1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要想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就要保障一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为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国内生产,从而达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而这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使我国可以有效地应对一些农业危机和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进行稳定的发展。
  2 把握供求平衡点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一些基本农产品的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农民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效益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进行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制约,会使得相关的活动建设难度不断地加大。而且随着一些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全球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和价格波动越发强烈,农产品供求之间的矛盾也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无法利用市场进行综合性的调解。
  面对这种新形势,需要确保农村主要农产品能够达到有效的供给。首先要把握好主要农产品供求之间的平衡,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简单地追求一些产量的目标,还需要对社会总体生产情况进行预判,尤其是一些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方面。如果过于强调一些特定的产品供给,那么会导致在某一时期内,这些特定产品之间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基本结构出现异常情况,会加重农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矛盾。在进行平衡点把握的情况下,需要从我国的一些农业资产情况以及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出发,要将农产品的生产安全重心放在一些谷物的种植上,在追求生产目标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状态,确定能够通过合理的供求来达到这个平衡点,并且通过一些价格的调节来平衡供求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应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保障农民的一些基本收益,保障一些主要农产品能够实现共同目标。
  3 调动生产积极性
  在进行一些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要想进行农村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就要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通过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来进一步巩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生产扶持政策,需要建立一些最低收购标准与相关的生产联动机制,来使农民能够获取相关的利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对一些主要农产品生产区的资金投入,通过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进行建设,来建立相关的生产企业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政府需要建立一批基础条件好和生产水平高的农产品产区。并且通过建立相关的产品核心产区来进行农村经济建设,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生产补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补偿政策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互动格局,从而使农民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4 进行市场调控
  在我国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将重心放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重视,使得宏观调控工作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而且无法通过工具来进行有效的调控。面对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的市场新情况,我国政府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内的农产品特点,来进行价格运行规律的研究,并且通过对相关的价格周期波动趋势来进行把握,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需要通过对生产者以及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统筹规划,来制定价格扶持政策。并且通过对一些农产品的进出口促销手段,来调控农产品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创新性发展。
  5 调整产业结构
  因为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的一些农业政策基本都是对农产品的数量供给进行相关的规定,并且极力地促进一些生产活动。但是我国目前比较明显的农业发展趋势,是在进行农产品作物的丰收之后,很多农产品出现了区域性强的特点,并且农业产品结构没有进行优化和调整,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进行创新性发展。因此,政府需要改变政策的制定思路,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调查和了解,来引导我国农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政府需要积极地向市场传递一些有利的信息,政府要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关注一些增收的目标,需要保证我国农产品的供求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个区域可以根据区域内农产品资源的特点,来进行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挥区域生产优势,来强化区域经济特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布局规划,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国家和政府还需要支持这些区域性发展。做一些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扶持,来发挥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作用,从而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6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性也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遭遇一些国际性金融危机时,这种波动也越发明显。因为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来说,农民的收入一直是不稳定的,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一些农作物的生产前景很不乐观,农业经营性收入很有可能被降低。而且農村的一些主要劳动力大幅度向着城市迁移,导致农村的劳动力短缺,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缺乏劳动力。而且国家和政府无法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有效的扶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民生产活动积极性被大大降低。   这种农民生产困难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规律自身的原因,而且相关的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农村活动的技术相对来说,发展比较缓慢,农产品供求之间存在矛盾,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断地降低,农民要想只靠农业活动进行生产经营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发育也不健全,不仅阻碍了农民的生产活动,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我国实行城乡分治,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占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大,导致农村的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民的一些土地资源被严重地侵犯,而且因为制度的改革,导致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在就业结构转换之后,很多农村劳动力开始滞留在农业流域,不能参与到经济成长的方面,且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的外流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补贴的体系也不完善,政府无法保证农民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收入水平。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增加第三产业在農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通过建立一些农村产业规模,包括一些运输行业、餐饮行业等生产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服务业能得到快速发展。在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还应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规模,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一些第三产业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来促进相关收入的稳定增长。
  7 政府补贴
  因为对于农村的一些收入来说,都是由市场经济体制来进行调节的,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的行为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我国需要引进国外的这些先进的经验,通过对农业发展活动进行相关的支持和补贴来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政府支持和补贴的农产品来说,需要将品种不断地增加,通过这些因素来达到农民收入增加的目的。而且我国应该进一步优化补贴的一些政策和思路,通过加大补贴的力度,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8 进行产业化经营
  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尚且没有进行全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进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通过企业来进行产业规模控制的不利因素,这些现象不利于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在进行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推动过程中,需要通过国家和政府的管理,并且采取一些必要的干预措施,来进行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建立,还应该对农民的一些合作规模进行扶持,通过这些产业化模式的确立,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9 进行规模化经营
  在进行农村经济规模化经营建设的过程中,一般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相关的生产活动,因为这些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生产活动的成本更低,而且产生的综合效益更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一些经济风险。我国传统的一些小规模的分散式生产活动,会因为市场信息的缺失,容易产生价格的波动。而且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建立,规模化经营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发展得比较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从而使规模化经营能够尽快地适应市场化建设体制,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发展。
  10 区域性发展
  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来说,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就要根据我国各区域的特点来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因为根据近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要想综合地进行农村经济的建设,制定全面的政策难度非常大,而且我国农村经济的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必须根据相关的特点来制定区域性经济发展政策,从而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一些发达地区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流转制度和深化农村制度改革,通过调整分配机制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1 进行劳动力转移
  就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来看,需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转移速度缓慢和就业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政府需要将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促进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建设,来改变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从而促进劳动力更好地进行转移。政府还可以通过将就业领域的外向型产业转变为内需型产业,来带动相关的投资,通过促进民间的投资,来尽可能地缩小分配的差距,促进国内的一些消费增长。还可以通过放宽市场标准,来加大一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对农村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扶持。
  在进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过程中,需要将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转移,并且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逐步的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的一些劳动力在这些区域进行就近的转移和就业,来实现就业结构的区域性平衡。而且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产业建设来说,需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因为就现今的一些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将更多地向第三服务业进行转移,需要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策的扶持来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要转变农民工的一些就业观念,引导一些非正规的就业,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城市向一些中小型城市进行转移,这是因为大型城市的就业已经开始膨胀,所以说应该引导一些农民工和新兴的农民工到中小型城市进行就业。
  12 加强基础建设
  我国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全面,而且落后于城市,一些建设规模不符合国家的标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进行现代化发展。近阶段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因为这种建设不可能在短期之内进行极大的变化,所以,说需要将一些老化比较严重的基础设施进行相关的管理,并且针对一些无人管理的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当前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为投入的资金力度不足,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效益也一直比较低下。而且因为,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是以低投入为主,国家的资金投入一般都是作为辅助项目。所以说,需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抓住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要创新投资的体制,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种公共产品的建设,投资责任应该由政府进行承担,但是也应该制定一个完善的建设规划,通过长期的支持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一些管理和维护的机制,进行一些项目的招标来对基础设施进行分配,通过一些责任机制的建立和监督,对企业实行委托的方式来加强管理和维护,从而更好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13 加强制度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关系失衡和工农关系之间无法进行改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农村地区的基本保障制度落后于城市。而且对于一些教育水平来说,差距也非常大。
  这种城鄉关系的长期失衡,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因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根据这种情况,需要创新农村的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对承包权和经营权来进行分离,并且将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商品化,来进行农村土地的建设。还应该对农村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因为户籍制度一直是制约城乡基本权利进行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让农村经济进行创新性发展,就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改革。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农村和城市的情况不同,所以在进行制度的确立时,需要根据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关的制度,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还应该统筹城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格局进行调整,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就要做好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市场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进行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创新性发展。相信随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路径的新探讨,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更快地实现,从而促进我国向着战略强国和经济发展大国的方向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 邓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浏阳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
  [2] 程晓羽.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水南村为例[J].科教文汇,2019(02).
  [3] 本刊编辑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等解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J].农村经营管理,2019(02).
  [4] 龚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协同治理探析——基于广西贺州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9(02).
  [5] 邓献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以贵州省推进农村深刻产业革命为例[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01).
  [6] 陈亮.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以潍坊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7] 高春凤.叙事性表达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路径[J].学习论坛,2019(02).
  [8] 王睿,周应恒.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研究[J].经济问题,2019(03).
  [9] 姚棵林,许才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市“五道五治”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3).
  [10] 王琳.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实现机理——基于苏南J村的经验考察[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9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