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及客观化结合的挑战与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指导中医养生保健、防治与康复,体现了对诊断的预判性及治疗的及时性。当下医疗模式更注重治疗与防治并行,强调将医疗防治的重心前移,医疗模式的转变高度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但实现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现代化、客观化却面临挑战。本文将阐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科学意義、向现代化、客观化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及其构建中医“治未病”理论现代化、客观化的意义,以期与医疗同道共探之。
  关键词:治未病;现代化;客观化;科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3.04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3-0147-03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ory guides TCM health car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d reflects the pre-judgment of diagnosis and the timeliness of treatment. The current medical mode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aralle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mphasizing the shift of the focus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cal model highly reflects the idea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of Chinese medicine, but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and objectif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face the challenge. 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 the ideological origin,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modernization and objective development of TCM's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ory modernization and objectification, with a view to medical treatment explore the same way.
  Key words: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Modernization;Objectification;Scientific significance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此外由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国内亚健康人群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针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及亚健康人群增多的现状,有研究认为需将医疗防治的重心前移,将亚健康人群防控于疾病之前,以降低医疗费用及减少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矛盾,这要求我国医疗诊治手段要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及导向性[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为我国医疗防治重心前移方针提供了发展导向[2]。但面对现代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的发展模式却面临挑战,本文将阐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科学意义、向现代化、客观化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及其构建中医“治未病”理论现代化、客观化的意义,以期与医疗同道共探之。
  1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渊源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萌芽发端于《周易》一文,篇中言及:“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且这一段话也使“治未病”思想有了哲学的基础含义。而“治未病”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思想的出现也为中医预防医学奠定了理论指导基础[3]。在《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说明圣人治病常决策于未患病之前,使疾病的发展拦截于萌发之先;在《难经·七十七难》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均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对于医者医术水平的划分,也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意义。而“治未病”思想对于人体养生保健指导方面,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言:“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在《黄帝内经》中也曾提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都强调养生保健之要诀在于顺应四时、调和阴阳,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还提及更全面的将预防、治疗及愈后共为一体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指导原则,故中医古籍对“治未病”的思想理论体系已有充分的认识及探究。   2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对于“治未病”含义的解释,认为“治”有治理、调节、治疗的含义,而对于“未病”一词的解释,目前认为其有健康未病的状态、有潜在病理改变但无临床症状的潜病未病的状态、有潜在病理改变且病理改变已显露于外,但临床不具备诊断为疾病条件的疾病前期的状态、也有按照疾病发展传变规律的传变未病的状态四層含义[4]。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概括主要有三层核心内容,其一:既对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的“未病先防”的含义;其二:是对已发生疾病的“已病防变”的含义;其三:是对在疾病发生以后且治愈后的“病后防复”的含义。
  对于“治未病”理论思想指导原则的延伸,国医大师周仲瑛所言“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其一:“治其未生”,即此时要调养心神,顺四时养生,使形体无害保持在正常功能状态下,使疾病控制在未生之前[5];其二:“治其未成”,在疾病未形成之前,此时疾病已有潜在的病理改变且有发病的基础因素,也认为此时是疾病的萌发之端,且病位表浅、病情轻浅,不具备构成一证或一病的病理条件,即为疾病的潜伏之期,此为控制疾病在未成之时;其三:“治其未发”,此为针对一些慢性疾病,因慢性疾病有发作与缓解交替的特点,源于此类病证与先天禀赋强弱有关,针对调护增强机体体质之法,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避诱发之因等防治方法,使疾病控制在缓解状态,即为“治其未发”;其四:“治其未传”,“传”为疾病急性发作之时,如不加以调控防护,按疾病发展传变规律,疾病可表里相传、可循相关经络相传、或沿相关脏腑相传,加重疾病发展,此时应暗悉“知犯何逆”“知其所传”之理,在疾病未传之前,截断疾病所传的途径,即为“治其未传”;其五:“治其未变”,疾病之变为疾病加重之势或衍生它病,此时控制病情稳定,防止其进一步加重,使疾病未发生本质之变。中医“治未病”理论内涵后世所言及繁多,有将养生保健、亚健康调护、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等融为“治未病”理论范畴[6],但总不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层核心内容。
  3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科学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具有前瞻性、可实施性,对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成本费用高、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矛盾,挖掘我国传统中医中的一些中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能够探索到一些适合我国医疗矛盾的瑰宝。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历史渊源,指导着中国人几千年养生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具有社会意义、临床指导意义及养生保健意义[5]。
  在社会意义方面,“治未病”理论体系与我国目前实施的“以预防为主、防治重心前移”的医疗战略方针相符。实施“治未病”管理工程,对于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意识、降低我国医疗成本费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模式的改变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学发展的进步不单单体现在能够治愈多少疾病,其对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的防治,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是评价医学进步的重要方面,医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从健康到疾病,再从疾病到健康,同样也是关于健康探索的科学。当下医疗模式正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中发生转变,与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一致[7]。“治未病”强调以预防为主,关注健康与防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在临床指导意义方面,“治未病”理论体系对于防治慢性疾病、加强对老年性疾病的防治、诊治预判尚处在潜伏期,以及培养临床医生对诊疗思维模式的锻炼等方面的临床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治未病”着眼于从“病”为切入点,“治未病”理论的思想内涵包含了对疾病发生之前的各种状态进行描述,其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与诊断具有高效的运用性及可预见性。
  在养生保健意义方面,养生保健能够充分体现“治未病”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生保健践行的过程也体现了对“治未病”内涵的诠释。中医学养生保健的根本任务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机体的健康、延缓机体的过快衰老,“治未病”可指导对人体衰老的延缓、体现对于预防疾病的价值基础以及健康管理的指导,在探索养生健康文化、健康管理中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治未病”以预防为第一要务,要求在预防的前提下,能够控制疾病的发生,从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生小病或者以防生重病、大病等要求充分体现了“治未病”所践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价值基础和养生保健原则[8]。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是中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过程,坚持“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能够将亚健康防治、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以及中医养生保健融入到“治未病”理论中,对于“治未病”理论的推广具有科学意义。
  4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向现代化、客观化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当下,医疗成本费用高仍是世界各国医疗行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治疗为主到以防治重心前移为主的医疗模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治未病”理论思想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但是结合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治未病”理论思想在面向现代化、客观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上面临挑战。“治未病”理论是根植于我国传统中医,结合了中医的思维模式、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以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在与融入现代先进医学检测手段为核心的现代医学相比而言,两者的诊疗思维方式差异较大。中医更注重个体化的辨证,认为个体具有差异性,在不同个体中,虽然疾病相同,但辨证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辨证也有所差异[9],因此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现代化、客观化遭遇瓶颈。
  标准化是衡量“治未病”理论走向客观化、国际化的重要核心要素,目前针对于“治未病”理论规范标准化存在问题,其一:开展“治未病”理论思想在健康人群中的运用研究探索不够深入,相对于在疾病人群中的报道,“治未病”在健康人群中应用的研究报道仅有2.46%[10];其二:针对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应用“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相关研究较少,“治未病”以健康为核心,结合防治全过程的整体理念未得到充分应用,目前仍着眼于对“已病”的研究,对于“治未病”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已发生疾病方面,应将养生、防治、康复进行整体研究;其三:应用“治未病”理论对治疗的干预措施呈现多样化,但尚缺乏循证证据,可信度遭受质疑;其四:应用“治未病”理论指导后的疗效评价方式缺少客观性,目前对于“治未病”干预疗效的评估多参照疾病疗效评价标准,缩小了“治未病”应用范围,“治未病”理论指导的不仅是患有疾病的人群,其对健康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同样适用,使评价“治未病”的疗效标准出现偏颇;其五:对于判定“治未病”疗效的指标尚未明确,指标是衡量疗效的准则,目前我国针对“治未病”疗效评价指标[2]已独立自主研发多项中医四诊诊疗仪器,但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性能过于单一、推广实用性差等特点,使“治未病”疗效评价指标的可重复性受到制约。   实现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现代化、客观化,需解决中医的标准化与可重复性;另外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使中医诊疗人体多维信息可量化及可提取,进而做到对中医诊疗人体多维信息可处理化,以便在海量的中医四诊信息中找到科學的研究方法[11]。
  5构建中医“治未病”理论现代化、客观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医疗防治重心前移战略方针的推行,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是符合我国针对医疗矛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构建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现代化、客观化的意义可使“治未病”健康工程得到有效推广,使中医的诊治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但推行中医“治未病”理论走向现代化、客观化的过程中,仍应以中医指导为原则,不可盲目现代化而脱离中医四诊并行、整体论治的基础原则。
  推行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现代化、客观化,仍是取决于“治未病”所推崇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理论思想,实现对“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医疗模式转换的过度,中医“治未病”诊治的客观化,不仅对中医的发展起到推动,也有利于中医诊断信息的共享和传承[12]。现在针对中医“治未病”而设计的诊断设备都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对中医特征信息进行采集记录,例如借助于高清照相机采集人体面部、舌部图像,再将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通过终端识别诊断,以候脏腑有无疾患,体现“治未病”的理念。中医“治未病”客观化的研究也推动了中医数据的客观化,采集标准的客观化,使得采集到的数据符合客观标准,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正确的数据基础。
  6总结
  随着我国“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的启动,标志我国正在将更多中医理论纳入到全民防护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治未病”理论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也将构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联系的桥梁。因此,促进中医“治未病”的现代化与客观化具有科学意义,依托资源共享的大数据时代,使中医走向国际化也具有一定意义,但实现“治未病”的现代化与客观化必须以中医的思维为出发点,以期围绕我国医疗防治重心前移的医疗方针,将养生保健与防治干预结合一体化,使疾病控制在未发之前,以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和降低我国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艳,吕艳明,张永德,吕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吉林中医药,2019,39(3):417-420.
  [2]田飞,常俊,陆小左,等.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J].天津中医药,2015,32(7):445-447.
  [3]姜青松,罗才贵.中医“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的区别[J].医学争鸣,2019,10(1):65-68.
  [4]何泽民,何勇强.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15,56(22):1900-1903.
  [5]叶明花,蒋力生.中医“治未病”意义阐论[J].中医杂志,2017,58(2):171-173.
  [6]姜良铎.健康、亚健康、未病与治未病相关概念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167-170.
  [7]蒋力生,叶明花.中医“治未病”的文化意蕴探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313-5316.
  [8]魏士雄,刘琼,王平.王平教授关于《黄帝内经》的基本健康观[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2):3021-3022.
  [9]董照瀛,尹东辉.浅谈望诊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贡献[J].中医杂志,2016,57(5):448-450.
  [10]杨燕,熊婕,彭锦,尹爱宁.基于文献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应用现状及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1):87-91.
  [11]武哲丽,陈群,刘梅.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信息技术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21-23.
  [12]黄建波,张光霁.论“治未病”理论体系建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911-914.
  收稿日期:2019-4-2;修回日期:2019-4-12
  编辑/杜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6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