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安全法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及其学科内涵,从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现状出发,结合我校法学特色优势,着重研究在网络安全法背景下如何培养多元化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提出了一些举措。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网络空间安全 人才培养
  1网络空间安全及学科内涵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网络空间定义为,由互联网及与之相连的网络和技术设备上的人、软件、服务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是继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之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将网络空间视为一种能够影响现实世界的空间形态,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网络空间安全主要研究网络空间中的安全威胁和防护问题,即在有敌手的对抗环境下,研究信息在产生、传输、存储、处理的各个环节中所面临的威胁和防御措施,以及网络和系统本身的威胁和防护机制。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现已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它是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结构由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密码学及应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构成,形成以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密码学理论为支撑,集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多层次的学科体系,该学科建设旨在面向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2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二十多所院校先后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促进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同时有不少网络安全学者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张宏莉等人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规划建议》一文中,从国家规划、职业培训与认证、学历教育、特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建议。李建华等人在总结多年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应该着力建设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环境,明确多层次、立体化的卓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建立细粒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众对网络安全意识相对欠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师资队伍薄弱;教育体系实践环节薄弱;社会培训缺乏统一标准等。因此,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多元化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研究
  本文结合我校法学特色优势,对如何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法律意识的多元化网络安全人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1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信息化社会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对本科生应着重于实战型人才培养,重视交叉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基础性理论的同时拓宽学科范围,使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还应根据高校自身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培养高校特色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我校是一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应依托法学背景,以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为目标。2017年我国发布实施了《网络安全法》,作为国家实施网络空间管辖的第一部法律,明确了网络空间战略的作用,即确定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将网络安全法融入到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中,从本科生开始就可以培养网络安全战略思维,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的发展,为学生将来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学习深造或踏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网络安全法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構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应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而随着《网络安全法》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2.0》的制定和出台,我国网络安全安全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为维护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治理网络空间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技术与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的作用在安全领域逐渐受到重视,网络安全文化建设应与网络安全技术进步、网络安全相关制度的完善整体规划和构建。
  把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需将《网络安全法》纳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通过网络安全法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而且能够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知识和技术的兴趣。
  3.3强化培养理念,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3.1构建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需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大量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平台的搭建利用,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系统地贯穿起来并真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尽其所能开拓思维,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逐步达到提高安全技能水平的目的。
  3.3.2鼓励校企合作
  为促使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应大力鼓励高校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企业可以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结合双方的优点可以实现互惠互利。通过建立实训教学基地、联合课程建设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进一步达到高校培养实战型人才的目标,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界需求的无缝衔接,不仅向产业界提供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还能提供高尖端人才。
  3.3.3创办组织活动
  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实现自我突破,而且能提高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以后顺利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变通,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处理问题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鼓励高校实施国际互联网安全治理创新工程,创办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更加先进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国际化安全人才,实现创新型和战略型安全人才培养。   3.4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合理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合理设置。
  3.4.1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网络空间安全法律基础、网络空间安全导论、C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将网络空间安全法律基础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中,与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同时作为先行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作用;C \C++程序设计等其他课程提供了计算机编程实践基础。
  3.4.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应针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特点,科学安排,形成特色。主要包括数据库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应用密码学、安全协议、数据恢复技术、信息隐藏技术、网络攻防技术、电子数据调查与鉴定等课程,其中应用密码学、网络攻防技术、电子数据调查与鉴定等课程为特色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还可增设大数据导论、物联网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技术学习的背景课程。
  3.4.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计算机取证、网络攻防、信息系统安全实验、网络安全课程设计等一系列课程,另外还包括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践培训课程。这些实践类课程的安排,能够锻炼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基础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分工的团队精神。
  4总结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是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要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这一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希望本文可以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ISO/IEC 27032:2012,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Guidelines for cybersecu-rity[S].
  [2] 安靜.网络空间安全概念内涵及治理困境[J].中国信息安全,2015(10):88-89.
  [3] 教育部网络安全一级学科研究论证工作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论证报告[R].北京:教育部,2014.
  [4] 李建华,邱卫东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考[J].信息安全研究,2015,1(02):149-154.
  [5] 常健,叶丹枫.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战略导向与制度完善[J].法律和科技,2016(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