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微观视角考量,指导学生由浅入深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兼顾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上下游,以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提出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即语言解读法、社会历史解读法和心理解读法,并以《荷塘月色》为例,阐述三种解文路径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意蕴;语言;社会历史;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对文本的释义过程。语文教学要通过这一“释义”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指导学生开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语文教师教授学生科学的解读路径,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结构不断优化。笔者受语言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的影响,总结归纳了三种解读文学文本的方法,即语言解读法、社会历史解读法和心理解读法,并综合运用三种解文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
  一、语言解读法
  语言解读法是对语言学批评的简化,即把一篇文章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暂时切断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单纯从语言角度解读文本的意义。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独立且涵盖广泛的语言体系,为了使方法更有操作性,在教学中,笔者重点锁定了用词、手法和结构这三个角度。
  (一)从用词角度分析
  从用词角度分析文本,即指导学生在通读语篇的基础上着力于对词语的揣摩。学生可以不必拘泥于词性,但绝不能脱离语境,而是将对个别词语理解与对篇章的感知联系起来,如同开凿泉眼,需要对整片区域的地理形势有所把握,而后选择合适的地方开凿,方能看到清泉喷涌而出。例如《荷塘月色》一文,若指导学生关注第三自然段中“好像”“像”“觉”“且”这几个词语,便得出如下结论:
  “这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实则不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实则并未超出平常的自己,依然活在现实世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实则是不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是“暂且”之义,表层是暂时的宁静和自由,深层却是欲求宁静自由而不得的无奈。若运用删减法,指导学生将这几个词删去,进行比较阅读,大部分同学便也能在看似平淡的笔调背后,发觉到深植于作者心灵深处的无奈和挣扎,对文本语言细节的关注度将大大提高。
  (二)从手法角度分析
  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并不陌生,但大多停留在辨识阶段,却很难从修辞手法切入,挖掘到更多深层内涵,从而以对修辞的深入理解为切入点构建深层次的鉴赏能力。透过修辞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需要在联系语境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例如《荷塘月色》中第四自然段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通感手法,勾连嗅觉与听觉,就表层看,表现荷香清淡,若有若无。若勾连语境,联系朱自清先生是带着一颗不宁静的心去细嗅荷香的,自然能够将虽近实远渺茫荷香类比为作者理想中的美好却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
  (三)从结构角度分析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作者的思路则是成功表达主旨的具体路径。在这个意义上,由文学文本的表层结构深入,不难发现作品深层意蕴。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文学文本的表层结构入手,概括文本的深层结构,即作者的思路。例如《荷塘月色》,表层结构是作者从家到小路到荷塘,再由小路返回到家,而倘若关注文中显性或隐性的情感语言,则能挖掘到作者由不宁静到暂时宁静再到不宁静的情感脉络,若做更细致的分析,则又能触摸到作者由不自由到暂时自由再到不自由的思想脉络。层层开掘后,学生的眼前呈现出三个环形,透过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相对性与不自由的绝对性,这便是文本的哲理意蕴。
  二、社会历史解读法
  社会历史解读法是对传统文学批评中社会历史批评的一种实践性转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考据,即求作品之本事,也就是追溯作品再现了什么样的真实生活。挖掘文学文本的意蕴,自然不能忽视作品的历史时代意蕴。挖掘文学文本的历史时代意蕴,不仅需要从语言角度对文本进行精细化阅读,更需要揣摩作品与特定时代之间的关联。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比较关注写作背景和作家生平,这并没有错,但失之于笼统。
  语文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文学素养敏锐地发现文学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在此基础上搜寻相关文献以为佐证。文献可以包括相关史料、名家评述,也可包括作者同期作品、作者回忆录、作者笔记,还可包括同期作家作品,大原則就是能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原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查阅文献寻找佐证。例如《荷塘月色》对《采莲赋》的引用,学生容易看出热闹风流的场景和男女自由恋爱是对作者心境的烘托。若止步于此,还不足以体察深层意蕴,如果带着考据的精神关注《采莲赋》的历史背景,并查阅有关梁的文献资料,例如由《梁书》中《本纪第五·元帝绎》,可知《采莲赋》成文于乱世,作者梁元帝,虽是才子皇帝,却也凶残异常,乃至屠戮兄弟。再查阅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的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北平惨案连连。可见两部作品所处时代何其相似,但意境却大不相同,欢快与感伤,热闹与孤独,自由与束缚,过程多维对比。联系朱自清先生作于同一时期的《一封信》和《那里走》两篇散文,学生则能够触摸到特定时代下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两难,这便是文本的历史时代意蕴。
  三、心理解读法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是为了满足无意识本能欲望而幻想的产物。学生往往容易接受作者通过作品有意识的影响,却很难感知文本深层作者无意识的心理律动。而这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也是文本的深层意蕴,想要挖掘这些意蕴,可借助共情同理分析。这里说的“共情”和“同理”是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运用到文学文本解读上来,可以理解为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凝聚到文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和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当中,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即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在具体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解读入手发现问题,再运用社会历史解读法寻找依据,最后通过共情同理分析进行实践检验。下面以《荷塘月色》为例,做一下演示。
  先从语言角度分析,我们将四到六自然段描写“荷塘”的词语提炼出来,“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刚出浴的美人”“缕缕清香”“高楼”“歌声”“脉脉”“风致”“轻纱”       “倩影”,会发现这些词语多写女性,“荷塘月色”的背后活化出美丽的女子形象。联系开头结尾对“妻”的描写,“迷迷糊糊”“熟睡好久了”,“妻”似乎少了与朱自清精神上的沟通。而文中所引《采莲赋》《西洲曲》又恰好是爱情主题。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做出一个猜想,荷塘月色可能表达对理想的女子的思慕。
  再运用社会历史分析,引用朱自清散文《儿女》,文中有“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不由分说”四个字,表现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再联系朱自清《给亡妇》,可知与第一任妻子武仲谦这段包办婚姻绝非“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朱自清所愿,“朱”对“武”的感情停留在“亲情”和“感激”的层面,与“爱情”相去甚远。由此,能够得出初步结论,《荷塘月色》流露出作者潜意识里对理想的精神伴侣的渴慕。
  最后用共情同理法。可以思考,倘若我们变成了“朱自清”会不会有相同的心理活动?如果有,是用直接表达,还是含而不露?人的内心深处总是道德律和欲望力的矛盾,既不能伤害那贤良淑德的“妻”,又不能真正放弃对“精神伴侣”的追求,因而只能将心底的诉求外化为“荷塘月色”,我们文中的两度出现的“门”,还有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那将荷塘“重重围住”的“阴阴”的树,或许便是作者精神层面永远无法逾越的“围城”。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读出了《荷塘月色》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对理想的精神伴侣的渴慕。
  在指导学生阅读同一单元的《故都的秋》和《囚绿记》时,笔者依然运用三种借文方法,学生逐渐做到了灵活掌握,渐渐触及关乎哲理意味、历史时代、审美多个层面的文本意蕴。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在一次又一次地文本解读过程中逐步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