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讨论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而言拉赫马尼诺夫无疑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原因无他,他把自己特殊的情感融入到了他的曲目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作品,表达出了他那特殊的悲剧情感,给听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因为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这种风格成为了他特有的音乐特色。悲剧色彩无疑是他最大的创作特色。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曲独具俄罗斯风格,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这是其创作题材上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中,以拉赫玛尼诺夫所创作的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为最。
  【关键词】拉赫马尼诺夫;钢琴作品;悲剧色彩;分析解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平创作概述
  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1873年出生在一个小资家庭,年幼时便在家庭的带领下开始系统的学习钢琴,而后被送往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专业的钢琴与作曲学习,并在其中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认可。走入社会后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大难题,在自己的演出上他演奏他独自创作的《第一交响乐》并没有获得所想象的轰动,反而沉寂了下去。这对于年轻的拉赫尔玛尼诺夫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这让他低迷了三年,而这三年他都没有一部新作品面世。這种情况持续到了1901年,他收拾信心重新创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他也因为这次成功迅速找回了自己的创作自信,然后他的灵感便一发不可收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其中有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24首前奏曲》《浮士德鸣奏曲》《音画练习曲》和《第三协奏曲》。好景不佳,1917年俄罗斯革命爆发了,因为他的想法与当时俄国提倡的思想不一致,最终在1918年时离开了俄罗斯,定居在美国。因为离开了家乡且琐事繁多,创作又一次被耽搁,直到晚年,他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著作,拉赫玛尼诺夫身材高大,这种高大众人将其称之为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该病特征是四肢以及手指极长,正是这双大手让其左右能跨越十二度钢琴键,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曲并不是谁都可以弹奏的。这位具备大手的音乐家卒于1943年。
  二、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创作特色解读
  (一)悲剧色彩
  在乐曲当中,旋律贯穿了整个音乐,同时,旋律也决定了该作品的音乐风格,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音乐大师,对于旋律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在其创作过程中,悲剧色彩运用得较多。主要利用了两方面,其一是运用旋律的倾向性,也就是当音乐家创作时所常用的旋律序列倾向,这种倾向是在节奏、调性、和声等方面的融合上,体现出作品的情感,如拉赫玛尼诺夫在对旋律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用上行二度,而对于这种运用,主要是因为二度进行的音区较窄,因此,显得不和谐,人们听完会觉得有些压抑,这种上行二度的做法,能让悲伤痛苦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比方说op3.1《悲歌》的22-24小节,拉赫玛尼诺夫就运用了小二、大二度上行旋律,让作品的苦闷、悲哀充分展示出来。另外一方面则是抒情乐句这种乐句。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当中抒情类的旋律也较为常用,虽然音符不多,但是其时值较长,一般都会拖延好几个小节,这样看似抒情,但是却体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如op16.4《音乐瞬间》右手开始旋律重复三次节奏,左手却选择三十二分音符来快速律动,这种对比,也让其作品当中的悲情感觉油然而生。
  (二)节奏当中的悲剧色彩
  节奏在音乐当中十分钟重要,同时也会影响音乐风格,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似乎刻意加入了几种极具代表性的节奏型,让悲情色彩进一步体现。其一是动机式节奏类型,这种节奏类型的灵感来源于贝多芬的创作,这种节奏能让人情绪上产生不安,因此,在乐曲开端,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该类节奏型,体现出乐曲的悲怆感。其二复合节奏。这种节奏是不同节奏在同一节拍内平行进行的,主要是在钢琴上体现出来,就是在钢琴上演绎不同的节奏。这种不平衡,体现出了一种不平衡的感觉。比方说op32.5《前奏曲》当中,左手一直是五连音,右手三连音,从而形成了不均衡的状态,让人感觉到紧张、慌乱。还有一种动力性的节奏,均值节奏一直绵延,从而形成了一种无穷动的感觉,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某一个音为起点,之后再不断发展过程中达到时值的最长点,并且没有间断,给人一种窒息感。而这一种节奏类型也是拉赫玛尼诺夫较为常用的一种节奏类型。运用三连音,八十六等节奏类型,让作品更加情绪化,随着作品一直延续。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节奏手法独具一格,并且变化多端,让作品的悲情色彩进一步彰显出来。
  (三)和声的悲剧色彩
  和声在作品当中与节奏同样重要,在音乐风格上利用和声能进一步彰显出其中的韵味。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程当中,和声的作用以及地位随着时间的改变不断被重视,目前,在音乐作品当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接受的是学院派音乐教育,因此,在和声运用方面比较保守,虽然在其中有所创新,但是,与现代派或是先锋派的大师相比,还是有所差距。因此,拉赫玛尼诺夫在和声上喜欢加入极具色彩的和声,与传统和声形成对比,其次,运用复杂结构的和弦。让和声色彩能进一步发挥,主要是七和弦、十一和弦以及九和弦等等,主要是为了能让乐曲空间全部被填满,让旋律变的厚重,感染众人,让众人感受“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如在op.《音画练习曲》当中,九和弦的使用频率极高,将中声区塞满,让人觉得十分压抑。利用平行和弦了在传统的和声当中是禁止使用的一种,但是作者却利用平行和弦。拉赫玛尼诺夫对此的看法是情绪的起落控制,需要有一定的过渡,因此需要平衡和弦在其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将暴风雨来临之前那种宁静感觉体现出来。
  (四)调式悲剧色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在音乐创作当中,调式方面开始了创新,让音乐作品的可观性进一步提高。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来讲,他是正宗的学院派,在学习音乐所接触的都是传统调式,因此,在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虽然如此,但是,在调式变化方面,还是具备一定的可观性。拉赫玛尼诺夫对于小调尤为偏爱,这点刻意从他的练习曲来看,17首练习曲当中,有14首小调式作品。除此之外,拉赫玛尼诺夫也乐于利用调式转换,表现其作品的变化感,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作品当中的不安、慌张感。
  (五)力度的悲剧色彩
  力度在音乐情绪表达上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力度上是否合理决定了情感的体现。也就是说,在力度使用上,首先应当对力度的强度恰当运用,让强弱有所对比。在20世纪之后,当时的钢琴制造工艺有位发达,这点也让力度对比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当中,主要有两种对比形式。其一是力度的突然转换。这种对比能让强弱感更加直观的感受。另一种则是,渐强与渐弱之间的对比,这种所注重的是情感的变化以及发展,也是起到对比的作用。如op.23.5的《前奏曲》当中。一开始还是ff,但是在下一小姐当中变成了ppp。当ppp出现13小节之后,又变回ff。另外则是对极限力度的运用,为了刻意让悲情色彩能进一步彰显,拉赫玛尼诺夫在追求力度的极限,同时也在挑战听众的承受能力。如p3.2《前奏曲》当中,显示出现两个sff以及两个sffff,这种轰炸强音,让人不自觉地想竖起眉头,而这一强音也是悲情作品的最强音。
  三、结束语
  本文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在创作过程中的悲情色彩,内容过于浅显,笔者能力有限,希望能对热爱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人员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晓逸.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色彩解读[J].戏剧之家,2014(17):95-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