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筑行业建设程序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工序多样且存在交叉,存在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这就需要建设主体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手段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从而更好的控制风险,创造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造价;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
  1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离不开造价成本控制,将这项工作管控好,后期整个工程成本控制工作才能有据可循。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做好成本预算计划,并及时预判成本预算的控制风险,并做好风险的应对措施,成为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预算风险管控,不仅能最大程度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提高成本管理的成效。
  2  造价成本预算超支的风险成因
  2.1  项目在决策阶段存在的风险
  项目决策阶段若对项目调研不充分,不能充分掌握项目的所处的地质水文气候环境,在设计方案选择上不严谨,未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及施工难易程度,忽略对于施工方案的考虑和相关工程造价投入,往往会造成后期工程变更较大,使项目建设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
  2.2  市场和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内容多等突出特点,尤其是人工费和材料费不但占工程造价比重大,且市场波动相当频繁。同时政策性调整也不时发生,若不重视对施工期市场情况进行预判,没有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预留风险值,很容易造成成本预算不能指导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现象。
  2.3  施工阶段监管不严格造成成本超支
  造价超预算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于造价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现在没有完善的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批流程,责任人分工不明确,施工现场随意变更追加工程内容,对于变更增加的造价核实不及时不准确。建设过程中未对总造价进行周期性比对,及时掌握造价增减,并及时纠偏处理,而是全部工程等到竣工算总账,最终发现工程成本超支已无法纠正。
  3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控制对策
  3.1  设计阶段的预算风险管理
  在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预算的控制是最有效的。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是事前管理,其消耗的资源最少,收到的效果最明显。这就要求设计单位首先要充分调查研究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各建设决策方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意图。进而根据建设工程的功能要求提供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因方案考虑不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大的方案变更,使造价控制陷入被动的局面。方案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落实限额设计的要求,利用价值工程等工具优化设计方案,保障核心功能,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将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在设计阶段充分利用以往预算管理信息以及成本数据,做好预算风险的把控,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3.2  项目成本估算中的预算风险管理
  由于建设项目造价涉及人工、材料、机械等众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又受市场及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因此,在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首先,需要基本确定工程的施工周期,参照以往年度人工费的上涨情况预判人工费用水平。其次需要分析建设项目的大宗材料组成,对于占工程造价比重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等材料价格形势进行调查和分析,预留涨价风险。第三,对于地区性材料需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不可盲目根据以往经验估算。第四,密切关注工程建设新标准新政策,及时应对新标准新政策执行带来的工程设计方案及造价变化。第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产业及税收政策,及时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造价变化。
  3.3  订立施工合同中的风险控制
  发承包双方订立施工合同时需对涉及造价变化的事项进行详细约定,首先对承包方式进行明确的约定,确定是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按实结算或成本加酬金合同等。其次,对于发承包方各种风险承担范围有明确的界定,包括材料价格风险、政策性风险等。第三,对于变更和签证等补充价款的确定方式进行明确约定。第四,对于索赔的程序和范围进行界定。
  3.4  施工阶段的预算风险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往往存在专业多,各工序多且相互交叉多,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复杂,因此施工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尤为重要。首先,应做好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和组织衔接,避免因组织不当考虑不周拖延工期,造成施工单位窝工、返工等引起工期及费用索赔。其次,重视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管理,提高对方案变更的预判能力,减少返工产生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对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严格论证,尽可能进行多方案造价对比,择优选取方案。第三,对于现场经济签证事项应建立完善的确认流程,妥善进行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及时对签证进行现场确认,并及时确定相应价款,避免因签证和变更管理不严,造成工程量确认滞后带来预算控制风险。第三,对施工质量加强监控,严格执行材料及施工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增加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同时注重融入信息化技术,提高现场管理效率。采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其将工程施工整个过程视作为整体,通过数据的整合以及应用,推行预算信息化管理。此技术能够为预算控制提供各类数据信息,并且以咋电子形式,储存以及累积各类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各阶段以及各环节的成本预算和进度等,以报表的形式保存以及管理,提高了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
  3.5  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为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管控力度,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项目工程款专款专用,可以采用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完善的资金审批程序,各责任人严格把关资金信息,对付款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于管理失职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2)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如实进行工程进度计量,对于不合格或者有缺陷的工程不能予以计量和支付。
  (3)及时扣回应扣回的款项,拒绝支付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款项。
  4  结语
  在我國当前飞速发展的科技下,对于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来说,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的被发掘。面对这些风险问题和影响一定要通过解决对策,并在实践中应用才会避免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对建筑造价中的预算工作方面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成本预算的优化控制,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为人民生活创造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闫秀伟.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论述 [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104.
  [2] 蔡欢.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6(44).
  [3] 王爱云.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论述[J].山西建筑,2016(28):225~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1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