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寒地区优质高产矮高粱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喜温、喜光,在生育期间所需的温度比玉米高,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而随着农业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关于矮高粱种植的关注度得到有效提升,为探析优质矮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从选茬、整地、选种等过程入手,总结其在高寒地区的实地种植标准,从而为提升其种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高寒地区;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51
  引言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属于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其中,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自明朝后开始广泛普及,成为历朝历代以来主要的种植作物;我国的高粱叶脉呈白色,颖壳包被小,易脱粒,米质好,分蘖少,气生根发达,茎成熟后髓部干涸,且糖分少或不含糖分。同时因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的土地质量差异较大,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而随着农业研究逐渐升入,矮高粱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程度不断提升,本文集中探讨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属的龙江县地区的矮高粱种植技术,结合其高寒土地性质,以寻求最大化利用光能、水、热资源的途径,从而探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品种选择
   矮高粱的选择需满足当地的土体性质与气候条件,因此结合高寒地区的特点,衡量高粱的种植品种能否成功种植,需满足其早熟、高产、优质与矮杆4项指标。
   1.1 早熟
   早熟标准需满足其种植温度要求,通常选择的高粱品种需相较于当地品种的温低,低积温范围在100~150℃左右,可参考常种玉米品种的温度,通常在高寒地区的玉米品种积温在2300~2400℃之间,相应的,高粱品种的积温需保持在2250~2300℃之间,且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不可选择与玉米作物同期成熟的高粱品种,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在低温早霜期年份造成损伤。
   1.2 高产
   高产是实行矮高粱种植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高寒地区的农作物种植中,同熟期的品种均会以高产为最终目标,龙江县的农业科学小组选定在龙杂16号高粱品种为本次研究的高粱品种,并结合龙江县的以往试验资料,发现其与龙杂5号的产量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龙杂6号的增产率超过16.0%,在龙江县的众多参试品种中高居首位,具有显著优势,满足高产标准。
   1.3 优质
   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西部低山区海拔高度在200~600m之间,因此属于典型高寒地区,宜选择红壳红粒的矮高粱,确保其粟粒大颗,千粒重超过30g,单宁含量高,且需满足实际用途,如具有较高的出酒率等。
   1.4 矮杆
   黑龙江是我国主要的高粱产地,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近年来高粱的种植范围正在不断增加;因黑龙江省特有的平原地貌,通常选择机械化收获,因此为避免因机拖后产生的倒伏现象,务必选择矮杆品种进行种植,通常标准为株高≤1.2m。
   2 选茬与整地过程
   高粱具有较为良好的旱涝抵抗效果,对于瘠薄土地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其具有较为广泛的种植空间,但其在连作条件下,将大大提升出现病虫害的概率,从而导致其产量降低。因此在实际种植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调整土地精细化管理,利用科学方法将土地进行耙平、耙细,从而疏松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耕种质量,从而保障出苗率,实现苗全。为达到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在种植矮高粱的过程中需在秋季加强翻地频率,同时进行耙地,将其翻至灭茬,从而保障次年春天种植的效果,于春季起宽65cm左右的垄,确保高度一致,保障垄型笔直,从而为矮高粱的种植打下基础[1]。
   3 选种处理
   选定高粱种类型后,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精选,剔除其中的残次品,将存在病害的种子选出,确保种子的净度在98.0%以上,保障其种子的发芽率在90.0%以上;随后进行晒种,于晴天环境下进行晒种,持续时间为2~3d,晒种过程中不可随意翻动,翻动过程中力度需轻,避免导致破壳现象;最后进行综合处理,如黑穗病防治等,选择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比种子量的0.3%~0.5%或1kg的种子进行拌种,选择拌种双5g,开展害虫防治后,选择3%呋喃丹撒于已处理好的细土中[2]。
   4 播种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的矮高粱最终种植期在每年的5—10月,选择10cm土层,稳定温度在10℃左右,适当控制矮高粱的播种量,维持在22.5kg/hm2左右,合理开展密植,保障土地与光能的利用,保持最低行距为65cm,最大行距通常不超过70cm,控制穴距15cm,保苗密度为9~10万株/hm2,播种深度不可过深,通常控制在2~3cm之间,并于播种后常规镇压。高粱种务须满足垄上双行拐子庙的播种方式,其行距较低,因此播种量控制在0.8kg/667m2左右,控制米间粒数在18~20粒之间。需结合气候,若该年为干旱年,需将表土推翻进行播种,若该年底低温多雨年,需执行浅播。播种日期选择需结合季节与气候特点,通常选择第3积温代在5月15日左右,因春季通常气候较为温和,温度相对较高,且降雨量较低,因此在5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若处于阴雨天气时,且温度相对较低,可选择在5月15—20日期间进行播种,推荐在农历节气“立夏”后回暖期的前1d进行播种,结合黑龙江省特有的三暖四寒气候特点,于寒尾暖初进行播种,从容避免粉子保全苗。
   5 施肥
   高粱在我国的众多农作物中属于高产作物,通常情况下,其产量可维持在500~600kg/667m2以上,因此合理的施肥方式尤为重要,一旦其在生长期缺乏肥沃的土壤环境,将促使其养分大量流失,从而造成产量降低。虽然其抗土地瘠薄的能力较强,但无法确定其属于不喜肥类型,因此合理給予其肥料支持,其产量大有赶超玉米等高产作物的趋势[3]。    高粱的施肥規律相较于玉米等作物存在较大差异,在黑龙江省通常在播种时施底肥二铵,通常每667m2控制在15~20kg左右,同时需要给予其3.5~4kg钾肥,随后在其7~10片叶时,结合趟2遍地,并追加尿素,追加量控制在15kg左右,从而促进高粱早熟,增加千粒重。施肥后需及时覆盖土地,避免肥料烧苗;其生长后期可提升对氮肥的施加量,分量追施尿素,均为150kg/hm2,首次与高粱拔节时进行,施加75kg/hm2,中耕封垄后追加第2次,施加75kg/hm2,至高粱拔节后,需加大灌溉力度,每次浇灌时需注意一次性浇透,避免倒伏。
   6 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
   中耕是高粱全生育期中的重要管理措施,共持续3次,若生长效果欠佳,可适当追加1次,首次中耕需在高粱出苗后进行,以深松为目标,持续深度可达20cm,从而促进高粱发根,为土壤进行增温处理,从而达到幼苗茁壮成长的目的。第2次中耕需在高粱成长至3叶期时进行,此次中耕的目的在于持续改善土壤结构,促进高粱根的早生快发,从而提升其面对干旱气候的能力,持续促使其进行根系生长;最后1次中耕即封垄处理,若见秧苗分化端倪,即可进行封垄,同时需进行施肥处理,选择复合肥,结合上文内容,进一步提升有效穗数。高粱拔节持续成长至后期后,做好防风、抗倒伏等处理措施,定期拔除杂草,结合中耕进行田间整理,并做好化学除草,播种后用莠去津进行土壤处理,去除1a内的所有阔叶、杂草,具体药剂信息:莠去津(38%),沙壤土地4L/hm2,壤土为6~8L/hm2,粘质土为7~9L/hm2,需兑水应用,添加无污染水600~1000L,执行喷雾处理即可。需明确期间常见的病虫危害,如黑穗病、蚜虫等,结合相关病虫的生长规律,参考相关农业资料,选择相应的药剂进行预防或处理,同时针对叶部害虫,需待苗齐后3d内喷速克毙375mL/hm2,并结合多菌灵等药物,进一步降低黑穗病的发生。
   7 结束语
   黑龙江县属于优质高产矮高粱的主要种植地区之一,通过本文所列出各项内容,结合品种选择、做好选茬与整地处理,完善播种、施肥的处理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能够有效提升矮高粱的产量,进一步优化优质高产矮高粱的栽培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保强, 姜凯岩. 黑龙江高寒地区优质高产矮高粱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18,5(7):18-22.
  [2] 陆慧玲. 高寒地区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3(11):49.
  [3] 杨广益, 杨树仁, 单大鹏, 等. 矮高粱绥杂7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6(9):15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