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和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西医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一直都不尽如人意,而中药以辨证论治为主,结合多种外治方法,临床效果较好。故本文作者主要将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护理干预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护理干预;临床进展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sequela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e LiLi
  Tiando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aise, Guangxi 531500
  [Abstract] The sequela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s a kind of the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The major symptoms include infertility, ectopic pregnancy, chronic pelvic pain and recurrent attack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better effec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jor symptom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with multiple external treatment modes. In this paper, the TCM-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sequela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Sequela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CM-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見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就会进一步发展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物和疗法。西医治疗以杀伤病原体的抗生素为主,前期疗效确切,但病情容易反复,且长期、反复应用很可能产生耐药性,增加耐药菌株,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容易产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相对于西医学更有优势[1]。故本文作者主要对中医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1 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机制的认识
  中医认为,盆腔炎性后遗症属中医“带下病”、“妇人腹痛”、“积聚”“症瘕”等范畴,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瘀阻,以及寒湿凝滞造成的[2]。
  2 中医护理
  2.1 中医足浴护理
  足浴护理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石新涛等人研究发现[3],中药足浴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效果显著,因为足浴护理中,药汁中有效成分可对患者足底反射区以及足底穴位产生刺激作用,温水则可扩张人体外周血管,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盆腔淤血。而其采用的主要护理方法为: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液泡脚,水温保持在
  基金课题: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任务书(合同编号:百科计20171138 )
  40℃~5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烫伤,温度过低使患者受凉,药液量以没过脚踝为宜,每天更换1次药液,浸泡30min左右,2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中药热敷护理
  中药热敷是采用中药对患处或相关穴位进行热敷,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温经通络的作用,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适应性广、奏效迅速、廉价便捷等优点,既可以弥补内治法疗效的不足,还可以缓解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刘桂香等人通过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发现[4],中药内服、外敷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88%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的75.55%,由此可见中药热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而针对中药外敷治疗的护理方法为:将外敷中药用布包蒸,热敷下腹,注意温度适宜,30min/次,45d为1个疗程,注意月经期停用,可15d换1次药物,避免时间过长损伤患者皮肤。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观察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要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另外,在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
  2.3 脐灸护理
  脐灸是指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张晓星等人曾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发现[5],治疗后患者局部体征总评分以及单项体征评分如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可见隔药灸脐法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局部体征改善疗效较好。不过在对患者进行脐灸治疗时还要注意以下护理事项:1)如果患者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或溃烂等现象,不可进行脐疗;2)对于久病体弱以及有严重心脏、肝病患者来说,用药量不可过大,敷药时间不可过长;3)脐部皮肤相对娇嫩,如果使用的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者隔药灸脐次数较多时,应在用药或治疗前先在患者的脐部涂一层凡士林;4)在脐灸时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不宜长期连续用药;5)由于脐疗时药物吸收较快,个别患者在用药开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因此,护理人员要在脐疗时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防止患者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   2.4 穴位注射护理
  穴位注射是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陈珊珊等人采用黄芪注射液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穴位注射后发现[6],中药联合穴位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中药银甲汤组,提示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满意。考虑是因为黄芪注射液可令血脉通畅、益气养元、扶正祛邪,而针刺关元、足三里可以使经络、腧穴、药物效应结合起来,在疏通本经之气血的同时,利于药物的吸收,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主要护理方法为:在月经后期进行穴位注射,足三里穴需用1.5mL黄芪注射液,双侧穴位交替进行注射,关元穴需0.5mL,隔日1次,连续10d。两组穴位共注射3个月经周期。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对注射针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感染,另外要注意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和处理。
  2.5 穴位按摩护理
  穴位按摩的护理方法为: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或揉患者的气海穴、关元穴和中脘穴各2min,之后再用手掌按揉患者的腹部3min,1次/d,连续按摩3个月,但月经期停止实施。方兰巧曾通过研究发现[7],在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治疗基础上辅以穴位按摩后,患者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平均月经周期和平均月经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平均月经量均较治疗前减少,躯体功能损伤评分和社会心理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加用穴位按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治疗。可见中药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对盆腔炎性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考虑是因为中药红桂附干贴敷组方可以活血化瘀,康妇炎胶囊可以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而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气海、关元、中脘等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增强固本培元、补益气血的功效,正好契合了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肾虚本质,从而获得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2.6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是利用肠壁半透膜的渗透作用,使药液与肠壁直接接触,从而消除炎症,改善盆腔微循环,缓解盆腔粘连的方法。具有起效快、创伤小、副反应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其具体护理措施为:操作前告知患者灌肠目的、作用、方法,并嘱患者解大小便,记录生命体征。操作时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并抬高臀部放置中单。灌肠液以39℃~41℃为宜,润滑肛管前端后,插入患者肛门内15~20cm处,药液滴速调至40~60滴/min,尽可能保留1h。灌肠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结束后让患者多休息,并再次记录生命体征。沈薇曾研究发现[8],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护理更能发挥临床疗效,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
  2.7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护理
  此种方法是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治疗。神经肌肉治疗仪是通过电刺激疗法对神经和肌肉软组织进行治疗的仪器,具有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健康状态、提高局部机能、促进软组织损伤和刺激细胞恢复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术后恢复及康复治疗。陈丽萍等人通过研究发现[9],中药灌肠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盆腔炎的治疗有效率可达93%,且1年后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抗生素治疗,原因是中药灌肠联合电刺激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改善患者微循环,加速组织再生和修复,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性肉芽组织的形成,松解盆腔粘连。
  2.8 中药离子导入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是将中药通过离子导入器进行给药的方法,可通过直流电使药物离子直接与病变组织作用,并可通过温热及药物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组织血液循环,达到祛邪除湿、活血止痛、消退炎症的目的。其主要护理要点有:操作前向患者宣教治疗仪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担忧心理。操作时将药袋置于患者双侧小腹及腰部,打开开关,调节适宜温度和电流量,30min/次,1次/d。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出现瘙痒等皮肤过敏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而胡玉峰更是发现[10],将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可以提高患者受孕率。
  3 小结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鉴于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建议医院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行中医护理,可运用足浴护理、中药热敷护理、脐灸护理、穴位注射护理、穴位按摩护理、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情志护理和中药离子导入护理等帮助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解决患者气滞血瘀、湿热瘀阻、寒湿凝滞等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吉华,赵楠,臧雪芬,等.中医综合外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護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6,38(08):1263-1265.
  [2] 王新斌,马睿玲.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J].河南中医,2014,34(01):186-188.
  [3] 石新涛,万俊华.中药足浴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13):2651.
  [4] 刘桂香,熊娟,俞瑞琥,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合并盆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事,2018,32(02):283-286.
  [5] 张晓星,刘福彩,马玉侠,等.隔药灸脐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1):112-114.
  [6] 陈珊珊,陈晓勇.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7,48(01):45-46.
  [7] 方兰巧.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与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01):103-106.
  [8] 沈薇.中药灌肠结合情志护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5,19(08):1623-1624.
  [9] 陈丽萍,袁君梅,谭华蒂,等.中医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21-1523.
  [10]胡玉峰.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07):5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