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托尼·巴赞曾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集聚自主学习、管理知识、解决问题、思维可视化多种功能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一定优势,可活跃学生思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学习,有效完成知识的复习。详细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优势。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导图;应用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思维网络。而对于思维导图的设计,要遵从主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以利用思维导图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迁移。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在物理课堂上,很多学生表现出了学习习惯较差的问题,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因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表述相对模糊、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且枯燥、训练内容习题化,最终影响到了物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始终缺少钻研物理现象的精神。为改善初中物理教学现况,教师应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上,以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在导学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导学案设计阶段,应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基于思维导图的导学案设计,要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思维水平,确定思维导图难易程度,以激励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同时,基于思维导图的导学案设计,要保证学法贯穿目标导航、知识诱导、方法技巧整个思维导图内容的制作。此外,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大胆加入魔术、漫画、笑话、故事等富有新意的内容,由此点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勇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见解。
   以《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课为例,可基于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对于“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的设计,可将其分为目标导航、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三个部分内容。对于目标导航的设计,可将“目标导航”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引出举例和表述两条分支,帮助学生弄清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对于课前准备导学案的设计,利用简单的关键词和箭头完善思维导图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已掌握的知识点。
   对于课堂展示导学案的设计,可将新课导入作为关键词,由这个关键词引出“水稻育苗保温”案例,再延伸出“你知道吗?”这个分支,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水和沙土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强?”等等。其中,对于思维导图中“水稻育苗保温”案例的设计,可采取图文并茂设计形式,以刺激学生展开积极思考。
   2.在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课堂上会涉及很多概念教学,对于速度、机械运动、摩擦力、浮力等物理概念的教学,若一味采取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将影响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效果。此时,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中,更利于学生牢牢记住这些概念,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知识结构。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概念课教学,可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由此点燃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
   以《力》一课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力”这个概念,可先围绕“力”设计一个概念教学思维导图。
   接着,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力的引入”思维导图,把“引入”作为关键词,设计“小树弯腰”和“介绍神五飞天”两个分支,并由“小树弯腰”延伸出风的作用。当学生观察完思维导图内容以后,教师提问:“小树为什么弯腰?”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回答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先为学生展示“力的作用”思维导图,由“力的作用”关键词引出概念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两个方面内容。待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再为学生出示“力的符号(F)”思维导图。整个概念教学过程,学生将通过观察思维导图深刻记忆力这个概念。
   3.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教学阶段,为了避免以讲代做现象的发生,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应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验课上,可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某一物理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信息。同时,借助思维导图整合相关实验课信息,可利于提高物理实验课教学效率,从根本上避免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板书设计上,取得更好的实验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以“平面镜成像”物理实验课为例,在这一节实验课开始之前,可先借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思维导图,以“平面镜成像实质”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向四周发散,延伸出提出问题、假设、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结论六条分支。其中,在“实验步骤”分支设计上,采取图文并茂设计形式,清晰标注出本次实验有安装器材、找像的位置、测量、重复3~4次实验、记录数据几个实验步骤。当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法以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物理实验室展开实验操作,从中体会到物到镜的距离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等实验结论。
   4.在学生记笔记中的应用
   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记笔记极为重要,可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牢牢记忆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快速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而在记笔记过程中,要注重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于此,可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记录笔记。如此,能够简化物理知识学习中对文字内容的记录,将更多精力放在听课上。同时,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方式记录笔记,可呈现一个更加完善且全面的笔记记录内容,方便学生日后对知识点展开复习。
   例如,我在《声音的特性》章节教学时,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课堂上,有的学生围绕“声音的特性”这个关键词,设计了音调、响度、音色三个分支。其中,“音调”又包括概念、决定因素、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四个方面内容。有的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时,采取了图文结合的记录方法,先在课堂上围绕“声音的特性”這个关键点设计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思维导图。课下,在每个知识点上标注了一个图标。以音调为例,旁边标注了一只蜜蜂。同时,细致完善了每个分支内容,补充说明频率单位是Hz。这种记笔记形式,可让学生清晰记忆相对零散的物理课知识点。
   5.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课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传统复习课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无法全身心投入物理知识点复习活动中。针对这种情况,应注重应用思维导图展开复习课教学。先在复习课教学开始之前,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章节内容,再带领学生从复习内容中找出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分析知识点间的联系,逐步完善思维导图内容。这种复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以《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复习课为例,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本章节所学内容。包括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电和热、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焦耳定律、生活用电等。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思维导图关键词。当学生提出“电流做功和电功率”这个关键词以后,再根据这个关键词设计“电功率”等几个分支。对于“电功率”这个分支的设计,将其分为电动率概念、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P=W/t、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P=IU、推导公式:P=UI=I2R=U2/R几个方面内容。对于焦耳定律思维导图分支的设计,补充说明Q=I2Rt。对于生活用电思维导图分支的设计,延伸出家庭电路图、保险丝等内容。这种复习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复习课复习效果,让学生牢牢记住复习课复习内容,学会将所学物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综上可知,将思维导图引入物理课堂教学是必要的,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导学案设计,优化概念课、实验课、复习课教学,组织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记录笔记,更利于实现物理课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课教学效果。但是,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时,要把握好相关应用措施,打造良好的物理课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允苓.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01-102.
   [2]王贵梅.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刘桂荣.利用思维导图 提高物理复习效率[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8):35-36.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