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成长。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达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运用。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有效实现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00-01
  前言
  思维导图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有效实现对学生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于将学生的兴趣激起,使学生可以独立的思考,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写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1]。学生一般是通过实际的生活开展写作,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知道些什么的尴尬。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以话题为中心,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积极大胆的将自己思考后的内容叙述,让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说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构思自己的写作思路。在作文教学中,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独立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高效达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二、实现思维裂变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在自己的头脑中可以进行写作的题材不多,在习作课堂中,不知道能够写什么。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并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不能写作形象、富有趣味、寓意深刻的文章。如今的社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在平时的生活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校与家庭这条线上重复的生活,学生的感官被直接的限制和封闭,而且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己的观察能力很难获得有效的发展。所以,学生在习作课堂中总是不知道这样书写,无从下笔,写作效率低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裂变,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把握文章的主体,提高小学习作课堂的写作效率。
  三、形成作文构思
  灵感总是稍纵即逝[2]。人的灵感时突然闪现的,在事后可能完全无法回忆当时的灵感。所以,无论是在学生的习作教学中,还是今后可能从事的事业方面,帮助学生形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将自己灵感记录的方法极为重要。特别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想要书写的点,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就會顾此失彼,无法书写质量高的文章。教师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方面将整篇文章进行把握。教师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构思中,教会学生将题材清晰明确的书写,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思维导图会将学生在构思过程中运用到的关键词、想法等快速的记录。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自身的经历是与他人不同的,对于同一题材产生的感触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思的方法。先由教师为学生示范,为学生演示自己的构思过程中,通过关键词指代,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整篇文章的构思。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利用导图构思自己的写作。当学生掌握通过思维导图构思的方法,利用关键词将主题内容变得丰富饱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构思文章,教会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高质量的作文写作。教师首先在黑板左侧书写“我的好朋友”,明确主题,让学生正确认识本课要书写的内容。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写作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描写好朋友的过程进行划分,从“谁”、“样子”、“事情”、“心情”四个方面构思整篇文章。然后再进行详细的划分。例如,在样子上,可以从头发、眼睛、脸、眉毛、体型等角度写,要求学生观察要细致,要找到小伙伴的特点不能面面俱到。经常做的事情,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在描述事情的同时,可以通过写“开心”、“难过”、“兴奋”等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详细的描写自己的好朋友,将与好朋友共同经历的事情,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学生会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构思的过程中,清晰准确的明确自己整篇文章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长期带领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会不断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完善逻辑表达
  当学生了解写作需要写作的具体内容后,要运用逻辑将写作的内容进行串联,使文章的逻辑更加的合理、流畅。思维导图可以完善逻辑,帮助学生正确表达[3]。学生要依据自己陈列的例子再次的思考文章逻辑,将观点与例子进行结合,形成完整的文章。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要写出自己的题目,在大括号下写出二级标题,通过逻辑对二级标题进行调整,使文章更合乎逻辑,保证文章的条理性。之后将关键词分别列在二级标题后,进一步将习作的内容完善,考虑所举事例是否合适,这样就为文章建立了完整的构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顺文章自己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细致的修饰,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或是将名言引用与文章中,提高文章的质量。将思维导图的形式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理顺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在写作时混乱的情况,使学生准确的表明自己写作的主题,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想。
  结论
  将思维导图这种有效的形式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将思维导融入其中,可以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实现思维裂变,形成作文构思,完善逻辑表达,达成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积极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刘文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06):58-59.
  [2]郑素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22-23+25.
  [3]赵淑芳,杨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9(Z1):3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