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阜南县苗情监测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结合近些年阜南县苗情监测的实践,论述了苗情监测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提出了苗情监测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苗情监测;意义;内容;方法;成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2-0098-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阜南县苗情监测是根据安徽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下发的苗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定点、定期(特殊的自然灾害除外)对某种农作物的关键生育期进行监测[1],科学地分析此种作物的生长期,提出不同时期的管理方法,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阜南县在2005年正式启动小麦苗情监测工作,2009年开始监测玉米苗情。2011年国家提出玉米振兴计划和实现玉米高产时,阜南县的玉米产量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2011年之后,阜南县相继开始监测大豆等其他作物,针对监测的结果,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灾害损失。
  1  苗情监测的意义
   一是通过监测苗情,可以了解阜南县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结合土壤特征,合理进行区域规划。二是通过监测苗情,可以了解阜南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掌握各生态区域农作物的品种、播种类型、栽植技术、生育进程变化规律等,有效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三是通过监测苗情,可以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制定合理、可行的田间管理技术并及时发布,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扩大农技推广的覆盖面。
  2  苗情监测的内容
   一是监测点的基本情况。主要监测前茬农作物的类型、土壤肥力水平、土质类别、耕作方式、播种模式、施肥等并作好记录,为分析苗情以及后期产量提供合理的依据。二是生育时期。小麦主要监测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玉米主要监测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三是个体素质和群体质量。记录生长期的个体发育状况及群体长势,了解缺苗情况。四是苗情评价。参照安徽省苗情分类标准,结合当地作物长势,对本地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阶段进行综合评价。五是灌浆速度。主要测定监测点作物的干重,折算出籽粒的千粒重,再通过公式推算出作物的灌浆速度。六是预产和测产。主要监测作物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有效穗数、穗(株)粒数、千粒重(百粒重)等。预产即计算该品种常年的千粒重,测产即用预产的千粒重数据计算单位面积产量。七是实际千粒重(或百粒重)。主要是对当年作物的实际千粒重(或百粒重)进行监测,将监测所得的数据与当年预测的千粒重以及上年的千粒重进行比较。
  3  苗情监测的方法
   一是调查分析。根据阜南县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安排,阜南县農技推广中心粮油站承担苗情监测任务。根据阜南县的区域规划和土壤特性,确定不同乡镇、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二是重点监测。详细了解安徽省的相关政策,制定适合阜南县农业发展的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田管建议,开展灾害调查,指导农业抗灾生产。三是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在刮风、下雨等天气条件下,要有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按时完成任务、及时报表、按时发送报告。
  4  苗情监测取得的成效
   一是完善了苗情监测数据,更好地了解了作物的发育特性、生长规律等。目前,阜南县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促使苗情监测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正规化。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监测报告,指导农民科学防灾减灾,减少病虫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三是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监测,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相关人员参与到一线监测工作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
  5  苗情监测的发展趋势
   一是积极探索未来苗情监测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为建立苗情分析模型等提供数据。二是围绕科学指导,服务农业,提升品质等,扩大农作物监测范围,进行规范化操作。
  参考文献:
  [1]邓柯.2018年蒙城县小麦孕穗期苗情监测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65,68.
  [2]杨泽峰,刘培玉,孙少利.阜南县小麦苗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成效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0):5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