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中职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丰娟

  【摘 要】随着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中韩自贸区的建設,越来越多的需要精通韩国语的专业人才,提高韩国语教学质量也显得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在韩国语教学中,很有必要引进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习韩国语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韩国语;兴趣教学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95-01
  在中职学校的韩国语教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统治地位,对于文化基础相对低、自控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来说,难免觉得韩国语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渐渐失去学习韩国语的兴趣。因此,韩国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引进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韩国语的浓厚兴趣,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科目。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起到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课堂上,教师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多变的教学方法、诙谐幽默的语言给学生教授知识。课后,尽可能的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有了感情,增加了教学的魅力。
  二、创设自主合作、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任务的形式,强调学生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同时,要创设轻松愉快的韩国语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成为朋友。努力创造学习韩国语的氛围,使用灵活多样的上课方式,在有趣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韩语,掌握韩语。
  三、使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韩国语教学方法侧重于让学生背诵词汇、语法,学生感到枯燥泛味的同时,也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采用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图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述它们的数量、颜色、性质、用途、所在位置等等。例如铅笔、书包等。对于有些不方便带进课堂的事物或者表示动作的词,可以用图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飞机、跑步等。利用实物或者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语言知识,引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创设生活场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生活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例如购物,看病,问路,邮寄,存取款等,都可以使用情境教学。学生在情景的表演练习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巩固了新句型,掌握了语言新技能。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韩语的语言技能。
  3.新旧知识联系,温故知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单词的记忆、语法的理解是难点。机械的记忆很容易使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韩语的兴趣。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提醒学生回顾与这个单词相关的已经学过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是一词多义中的其他意思。这样,不仅容易的掌握了新学单词,也巩固的已经学过的单词。在语法的学习过程过,我会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相关语法来导入到新语法的学习,加上一定的新旧句型转换练习,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新学语法了。
  4.开展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开展趣味活动,例如:韩语朗读比赛、韩语书法比赛、韩语故事大赛、韩国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作用,加大语言信息的刺激量。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及音频、视频进行教学,也可以引入相关韩剧片段,通过教师对剧中人物对话的解释以及学生对韩剧内容的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韩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法,引进兴趣教学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韩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涛.兴趣教学法在高校韩国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研究,2015(56).
  [2]于秀伟.浅谈初中英语的兴趣教学法.新课程,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