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的生活技能应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将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促进学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43-02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入参与到实际的生活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想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在道德、智力、体质、艺术和劳动方面的热爱和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学生角度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对生活进行观察,正确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小学数学是一门用学生的思维创造结构,充分反映学生现实生活状况的课程。它可以鼓励学生从一个更直观的角度,充分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然后自然地回归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生活,观察世界,进而能够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情感方面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能够回归生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去看待数学知识和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到操场当中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米尺进行测量,量一量校园花坛的周长是多少,体育场长方形沙坑的周长是多少,教学楼四面的周长是多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生活。通过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当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带着求知欲望加以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有效促使学生的学习真正的做到有物可寻,并且能够在更加轻松、实际的课堂环境当中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重视学生精神体验,促进学生感悟生活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精神体验,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促进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积极地参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由于小学数学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应渗透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有效地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精神和情感两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刻感受生活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面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創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当装潢的工人,为玲玲家的两个卧室的地面进行瓷砖铺设,运用什么样的方案能够保证瓷砖使用效率的最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测量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额体验当中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更好的带进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和体验当中深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捕捉生活中的德育,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并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好的数学存在形式。要逐步深入学生的内心,充分激发学生获得更深入的体验。首先,教师要重视教材的灵活使用,把教材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缩短知识与生活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乘、除法”相关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挑选几名学生为超市的售货员,在挑选几名学生为顾客,苹果每斤1元,香蕉每斤2元,橘子每斤3元,假如小明要买两斤苹果、一斤橘子和三斤香蕉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学习情境能够更好的渗透本节课主要讲的知识和内容,并且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乘除法知识,深刻体会数学生活化学习当中的乐趣。
  四、加强学生知识沉淀,促使学生知识内化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知识沉淀,促进学生内化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积累,要求学生成功地将知识内化。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内化知识,充分塑造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生活,正确引导学生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精神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层次认知,捕捉学生生活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相应的纠正。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加强学生的知识沉淀,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解中红.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探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32-133.
  [2]陆少解,覃胆妹.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08.
  [3]赵燕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取向——兼论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33):214-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