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丽娜

  [摘           要]  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重复性的会计工作,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数据分析及管理的技能,同时由核算向管理转型。在大数据智能环境下,除了相关知识更新速度快外,信息技术的革新也不断地提高了财务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对当前的高校会计学专业而言,其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有效运用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资源等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设置、校企合作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革新,积极寻求适合当前社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此,对大数据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教育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关    键   词]  大数据;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58-0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挖掘出数据价值,大数据背景下使我国的会计人才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也相应地改变了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会计专业知识及审计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强化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掌握,进一步熟知及了解企业业务流程与一体化信息系统知识,这便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随之也使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渗透了大数据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所具有的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以及信息分析准确等特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处理大量繁杂数据信息,业务量的增加也使人工智能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下,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要求更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以及挖掘能力,能够从繁杂数据中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由于当前我国对大数据应用型会计人才严重缺乏,因而需要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一、大数据智能化时代下大学教育特点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作为技术发展创新以及海量数据的简称,数据的获取、共享、分析、储存以及可视化呈现等方式主要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实现。现阶段,随着我国云计算及互联网等相关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须要求财务体系管理方式满足当前社会的要求,因而也需要财务人员与时俱进,改变固定思维,实现角色转型。
   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一)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资源配置上更多的是向财务会计教学建设方向倾斜,对管理会计教学建设的投入仍然较为薄弱,针对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更多的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的管理会计理念。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教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无法同时兼具大数据应用以及专业技能,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机结合两者,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不利于培养符合当前环境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教学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一部分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处于较为滞后的状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教学方式落后。一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中心,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感,进而影响学生对会计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2)实践教学落后。当前我国会计课程的教材上所列举的案例分析模板多为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没有关注到会计制度差异性及时效性,进而导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经济业务之间出现脱节。(3)考核方式落后。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多采取的是书面考核的形式,主要针对学生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没有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及潜能的培养,进而使学生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设计结构单一
   現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所设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以财务会计为主,没有围绕大量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大数据技术,这是作为新时代会计人才必须拥有的基本技能,但极少有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纳入相关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及掌握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除此之外,由于各种原因使大部分高校在大数据智能环境下无法及时地对教学软件进行更新,电算化教学仍然处于基础核算上,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师资队伍建设
   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并不缺乏传统会计及审计方面的知识,但在大数据时代下,亟须解决的是补充教师关于数据处理以及业财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进而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建设师资队伍:(1)加强社会培训。学校可定期从校内选派一些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优秀会计教师参加社会培训,主要培训的内容为学习国内先进的数据处理以及业财一体化管理信息技术。甚至一部分有条件的高校也可面向社会开办相关的培训课程,如此能使教师在对数据处理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学会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后期课堂教学。(2)企业培训。学校可与企业进行合作,定期委派会计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最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或者可以将企业专家请到学校来为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甚至可以在校内选派具有操作基础的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与企业人员一样,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实践操作,如此才能显著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将所学最新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3)鼓励参加讲座与会议。学校需积极地鼓励教师参与关于数据处理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讲座及会议,旨在不断更新教师数据处理与业财一体化知识,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上需以会计学核心课程体系作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融合会计教育理念,制定开放式人才培养计划,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国际法、信息法、计算机技术以及宏观微观经济学等。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数据库应用、云计算以及ERP系统等课程,旨在更为全面地为学生构建综合专业课程体系。但对不同的学校而言,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其中针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对实践环节进行不断优化,理论知识需紧密联系实际状况,做到适时应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教材,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采用高质量教材或者可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符合地方特色的教材。
   (三)重视校企合作
   高校需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作为最终目的,并为企业输出更多的优质人才。因此,在培养会计人才时需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这样学校不仅能够及时更新最新知识,企业也能选拔更多优质人才,实现双赢。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业可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所具有的人才优势。教师可在企业实务中有效结合知识与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问题。
   (四)丰富教育方式
   高校需要積极地寻求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的应用型人才,课堂教学作为基础,这就要求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及专业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室外、校园内的第二课堂,也就是学校需要积极地引导以及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学术社团组织,不断加强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演讲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协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为今后的职业之路奠定基础。校园外、社会内的第三课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实习等,重点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包括财会技能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意识,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已经渗透了大数据概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影响。在大数据智能时代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企业以及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合作。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优质人才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就业作为导向,构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探究:以税务会计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18(22):117-118.
   [2]林珊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商业会计,2018(3):113-115.
   [3]卢爽.业财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8(34):71-72.
   [4]王莹.基于能力导向的开放大学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8(13):115-119.
   [5]常金晓.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7(11):116-118.
   [6]朱东星.产教研协同育人模试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8(1):114-115.
   [7]王琼.财务机器人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77-79.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