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影响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萍 王芳 陈明霞

  [摘           要]  人才培养质量是技工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正确认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与评价内容,提出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从教师的教学態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阐述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质量;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30-02
   人才培养质量是技工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乃至于发展前景,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就业等方方面面。只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推动技工院校的长远发展。而科学、合理、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能使技工院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也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把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较好的方式,它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并根据企业技能人才发展需要调整培养方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规范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认识
   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方式,一是校内评价,二是社会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指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现实和潜在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技工教育是使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此,学校对于其所培养的技术人才的质量主要集中是其是否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生质量是社会评价的主要依据,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与评价内容
   从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文件对高职教育表述看,2004年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国发〔2004〕5号)和“高技能人才”(教高〔2004〕1号),2005年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发〔2005〕35号),2006年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高〔2006〕16号),2011年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教职成〔2011〕9号)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职成〔2011〕12号),2014年为“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国发〔2014〕19号)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发〔2014〕6号)。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借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建构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是由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趋同性所致。
   (一)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构成
   教育部门在2011年连续发布三个文件(教职成〔2011〕6号、教职成〔2011〕9号、教职成〔2011〕12号),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将学校、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确定为评价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将企业满意度、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为此,技工院校校内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技工院校应建立以学校、行政主管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包括企业、行业及社会组织)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机制,同时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戴延寿、徐振辉通过高职院校的调查提出,专业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态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条件、就业指导等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张德江将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教学中心地位、教师的教学投入、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教学效果、德育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孙志方则重点分析了领导能力建设、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质量评价机制、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易正伟指出,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生日常行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第二课堂活动、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此外,他还提出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系列指标。赖永辉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从五个方面加以探究,其中培养过程质量要求评价指标包括政治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考核、实践与实习要求、人文素质培养与体育锻炼要求、学生社团与社会服务活动等各个环节和方面。由此可见,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众说纷纭,难以形成一致意见。事实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不同的价值取向采用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也不同,其评价结果也不同。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行政主管机构组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外,学校应重点论证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及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教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管理是否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还应涉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评价;行业企业应能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人文素养、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人才质量的评价;社会评估机构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第三方评价报告,如专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    三、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影响
   教育质量与教学质量是有区别的。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好坏,其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教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和教学是一种包含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规定的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而人才培养质量规定的是具体质量要求。专业教师教学质量是技工院校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教师教学活动通常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技能,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注重学生具体职业岗位活动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师团队建设、教师素能、教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构成的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愈发重要。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比较呆板,念PPT、念教材,不与学生互动,其教学过程自然没有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觉得他们根本就没兴趣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反之,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模式,不仅有助于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更会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便于提升职业能力,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很多技工院校紧盯新技术新技能,在实训条件尚不具备情况下,边招生、边建设,致使出现实训资源建设滞后的现象。如果专业教师按部就班开展教学,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实训设备少,学生的课堂时间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难以得到足够的操作练习机会,影响实践技能的训练。若专业教师采用互惠式分组法、补偿分组法、分层次分组法、浮动分组法等,或是并行展开多重任务,皆可提高课堂效率。可见,专业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会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专业教师特别是专门从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专任教师,其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专业授课教师直接影响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针对当前技工院校中专业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的现状,很多学校制定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或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在新开设的专业面前,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校内教师和企业实践教师共同授课也是一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
   总之,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哪一所学校特有的,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不是短期存在的,而是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不是可以忽略的小问题,而是要想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13).
   [2]陈良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1).
   [3]翟志华.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
   [4]戴延寿,徐振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6(2).
   [5]张德江.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2).
   [6]孫志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7]易正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5(29).
   [8]赖永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块及指标研究[J].职教通讯,2015(5).
   [9]徐志伟.高等教育质量三题[J].煤炭高等教育,2001(8).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