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赖帮乐

  【摘要】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在语文教学的环节中,阅读又是不能忽略的部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方法使用上是非常关键的,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式是能否成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同时也是施展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关键。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能有效地提升上来,就能提高学生对行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充分地体现出来,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发挥阅读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要想让学生能真正走进阅读空间,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在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渐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运用于文章的阅读中,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真正走进阅读的空间,体验阅读的魅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们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现状分析如下:
  (一)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往往是存在着老旧的思想,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也是非常陈旧的应试教育思想,没有将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素养提升起来。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应试能力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重视程度上的缺失也让学生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走进阅读空间。
  (二)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上方式不得当
  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更新换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是延续着教师的老思想进行阅读学习,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没有随着新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发展,这样是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也是不能体现新时代的发展方向的。因此,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因材施教,逐渐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生活接轨少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悟阅读能力,就要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要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能运用阅读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的体验,让阅读的内容真正能运用到生活中,现阶段的阅读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让阅读仅仅成为阅读的方式,没有与生活进行相应的融合。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式探究
  (一)教师转变阅读教学思想,提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意义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熟知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让语文不再是应试教育的工具,同时也让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我们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手段,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有利于课堂氛围和课堂整体效果的转变,是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必经之路。
  (二)建立阅读图书自由空间,将阅读时间真正还给初中的学生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堆积,而是慢慢的知识积淀,我们知道语文内容博大精深,光靠語文课本上的教学是不够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阅读的时间也有限,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课本阅读进行延伸性阅读,群文阅读的模式可以利用好,教师利用群文阅读增加学生们的阅读积累。同时,也要在班级中建立专门的读书角或者阅读空间,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读本进行交换阅读,既能省出部分阅读经费,还能让学生们扩大阅读面。同时,教师要作为阅读的指导者,安排阅读分享会等,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阅读分享,让学生们不仅学会阅读,还能学会表达,让阅读的功效真正能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将语文阅读贯穿于生活之中,学有所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学习前后,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阅读,采用课下阅读的方式进行自由阅读,并且能开展寓言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成果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这是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式之一。
  (三)教师使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开发学生阅读思维
  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关键,现在的学生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上会不自觉地采用现代的思考模式,并且在进行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成了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阅读模式,让阅读成为开发学生思维大脑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传播,将更多的资源进行间接的传导,可以将所学的阅读文章和纪录片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教师课前的信息技术使用,逐渐激发课堂学生的思维活力,并且能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环境氛围烘托好,让更多的思维活跃因子在课上进行氛围烘托,学生能顺利地进入阅读的空间,并且在阅读中不断提示自己的思维点,让更多思维的火花碰撞。同时,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阅读更好地进行渗透,让学生分小组阅读感悟,可以是同一篇目的阅读分享,也能是同一类型不同篇目的阅读分享,学生能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阅读兴趣,并且小组自行研究本小组的阅读模式和阅读方式,最后通过汇报的形式进行班级内部展示,不断讲求阅读效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展示阅读成果。这样的创新小组阅读模式是对学生思维活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查,学生能在小组阅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的阅读最大优势。
  三、小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转变阅读教学思想,提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建立阅读图书自由空间,将阅读时间真正还给初中的学生,并且要使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开发学生阅读思维,让学生们能真正走进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能不断地学会自主阅读,发掘阅读的魅力,提升阅读素养,展现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迎东.浅谈初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2).
  [2]陈霞.论新课标视野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