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然杰

  摘 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就需要增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强化政府职能,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深入应用打好基础。基于此,针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50
  1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民经济收入
  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创新改革力度,使农产品的产量得到明显提升,但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却没有得到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佳,信息化未能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大范围普及,各个行业的各类产品价格呈现透明化趋势,农产品市场也需要适应当前市场环境,提高信息化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而保证农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农业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我国农民对信息化农业的理解和认知,利用科技普及的方式推动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同时,农业经济管理部门也应对信息技术进行重点研究,通过研究当前农业市场现状来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应用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保证农民经济收益稳定提高[1]。
  1.2 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方向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形式必须向知识型农业方向转变,才能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应将科技作为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同时,还应当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改造,使销售的农产品更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只重视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农产品产量以及生产效率等,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突显出来,这就导致农业经济增长无法得到科学保障。将信息化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流程当中,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收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
  如果农业服务体系中存在缺陷,将会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难度,同时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农业市场氛围,不利于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同时,不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也会对购买者造成阻碍,使其购买农业产品时无法在众多产品类型中筛选到优质产品,这对农产品本身也是一种浪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制,使农企合作得到深入,既能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使农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而且,通过利用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能够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 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利用信息技术也可以使农业信息的交互更加快捷和方便。但是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差,所以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程度明显低于传统媒体途径,因此,要想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做好以下3点工作。1)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农业信息网站的权威性,保证网站中内容的严谨性。乡镇府在建设农业信息网站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农业信息网站的受众群体为广大农民,所以在进行农业信息发布时,需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网站的信赖程度,使相关信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进步。
  2)农业管理部门需要与媒体良好配合,将传统媒体形式与互联网媒体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农业信息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3)农业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媒体之间的合作,拓宽农业信息传播渠道,降低网络成本投入,提高網站对农业信息发布的服务水平[2]。
  2.2 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承担农产品市场调控和农业经济发展统筹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实施者。在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细化和强化政府职能。1)需要加强政府职能的统筹性,在农业信息平台构建方面需要注重规范化和统一化两项标准,同时也应对农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进行严格管理。对地区农业进行统一管理,培养专业人才负责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集合各行业、各部门力量,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2)在农业经济信息发布方面,政府需进一步强化自身职能,结合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生产经营情况,对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精准定位,使发布的农业经济信息能够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3)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监管职能,保证信息化基础项目建设和落实符合农业经济管理需求。目前,我国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了财政投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政府更应当发挥监管职能,防止基础设施建设不当、重复建设或者过度浪费的情况发生[3]。
  2.3 注重农民建立信息化经营意识
  我国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又很落后,所以很多地区的农民缺乏信息意识,而且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在农村留守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对新型科技和信息技术理解和应用能力不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无法有效发挥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引导作用。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有效解决。1)应在农民信息化培训方面制定相应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层农民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同时,农业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培养基层农民的信息化意识。2)在地区范围内构建农业生产专业信息培训平台,实现网络远程教育,让当地农民能够从更多渠道中学习到信息化知识。3)政府部门可以集结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对信息化应用进行指导,并且深入到农民当中进行交易培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结语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是一项重要课题。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实现农业体系的市场化和信息化,这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为更好迎合市场需求,现代农业应不断推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民意识,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方文.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4):167.
  [2] 刘志刚,杨峰.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8(10):184-185.
  [3] 卢雯皎.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21):230-231.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