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整体模块的初中数学教学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常锋

  【摘要】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捍卫儿童的基本學习权”,哪怕是“整体把握”这样的跨越性把握也应该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自主自悟和同伴互纠,教师在关键时刻拨之、疏之、导之,但却彰显出教学的大气,拓展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整体模块 自主自悟 同伴互纠
  一、具体情境:让“整体把握”变得有滋有味
  长时期以来,一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常常直奔主题,而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回忆或思考。
  以下是王老师前后一年中的两次教学伊始的环节:
  一年前:我们在初一的时候就学习过有关整式的知识,如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并且一再给大家强调,只要分母中出现字母就不是整式,那么,分母中有字母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年后:设计游戏:请你从写有“5,8,f,k,c+y,e-6”的六张卡片任选其中的两张,分别运用“+、-、×、÷”四种运算,合成几个新的代数式。
  我们意识到:这一次,王老师由“单项灌注”到“情境育人”;这一次并没有仅仅从理论中进行“整体把握”,而是从具体情境中进行“整体把握”。而这一情境是教材中不曾有的,是深入思考后“增、删、补”的结果。这一举措隐含着我们对数学教学更美好、更富理想化的一种期盼:教材做如是选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亦步亦趋。除了教材这一基本的线索外,我们还可以从整体把握的高度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挖掘、巧设、新增,以此更符合学生真实的学情,更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正是对当下一些重复有余而创新不够之课堂的一种有力的回应。
  二、自主自悟;让“整体把握”变得富有成效
  接下来,王老师直接抛给孩子们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们自主自悟:“这些新的、陌生的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类似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你能不能把具有最本质区别的代数式分成两类?你如何把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用简单的语言自己归纳出来?”
  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了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类代数式有字母,另一类没有字母。”另一个学生说:“既然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字母,那么进行分类就显得简单多了。”还有一个学生说:“都有分子和分母,尽管其中包含着字母,都和以前学过的分数一定有类同之处”。
  “解放课堂,从解放学生开始;解放学生,从解放教师开始。”对比发现,一年前的王老师是通过多媒体耀眼的“声光色”直接告知学生“分式”的基本概念的,而这一次,是在充分放权后随着学生的自主自悟自己归纳出来的。分式的定义如此,随后在讨论“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和“分式的基本性质”时也是如此。可以发现,王老师也许在归纳分式定义的教学中尝到了甜头,在进行后续教学环节时,也尽可能地让孩子们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先让孩子们自己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方式过渡到分式,自己潜移默化地归纳出分式中B≠0时,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要为0,需满足的条件必须是“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在此基础上自己归纳出结论。这正如王老师在课后总结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和自己归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从分数到分式“再唱同一首歌”就解决了问题。
  三、同伴互纠:让“整体把握”变得举一反三
  教学进行到这儿,该进行课后的总结了。一年前,王老师是这样引领孩子们总结的: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今天大家经历了分式基本性质得出的过程,从中学到了什么方法?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样的总结无可非议,但偏偏学生不热衷,效果也不理想,因为这并非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也并非是学生“得心应手”的模式。试想:这样的纯理论总结,怎么能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怎么能从整体上把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平面式的“一问一答”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和无聊,只会让课堂陷入到附和、应付和集体“打哈哈”的尴尬境地。再说,教学临结束,不宜进行这样的纯理论总结,而应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于具体实践,通过必要的练习进行拓展,进而举一反三,以此进入“活学活用”的境界比较妥当。
  这一次,王老师让孩子们互相出题考查对方,特别强调,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事实再一次证明,王老师放权让学生“互考互纠”是有效果的,因为从一点一滴的回答和实践运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思维就会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孩子们不再仅仅拘囿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而是注重通盘考虑,注重整体把握,注重前后统整,注重知识的“生长点”“联系点”与“延伸点”。课堂上不断出现的是“我看看,谁能考住谁?”“你能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到分式的基本性质,真的太好了!”“你能把数、式、整式、分式收拢到一个整体系统中来看待,不错呀?”等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语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王老师从整体观、大局观和长远观而有意为之的。
  参考文献:
  [1]贺承德.怎么上课,教师才喜欢[J].教师博览,2017,(11):23.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