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创客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与否,又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据此,教师应在教学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打造高效课堂,适时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创客课堂的成长得到及时滋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创客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摆脱了没完没了的文字游戏,教师完全有更多时间去设计课堂教学,把全部精力投放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也让数学课堂能否成为能力课堂,创新课堂奠定了基础。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的各种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等数学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时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紧跟时代节奏,与时代合拍,“独立自主地打造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水准”,努力把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创设成能力课堂,创客课堂。
  一、基础:创客意识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不善言辞,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受教师注意和重视,但往往是这些学生有着很快的口头计算能力。他们的计算方法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他“独创”的方法,笔者以为,这个独创就是数学能力,也就是创客意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这种信息,并使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契机。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的是《100以内数的加法》。教师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把课堂教学氛围打造的有声有色,孩子们也积极动脑,动手操作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小朋友们学的非常认真,你们知道了可以用做游戏的方法计算,也知道了用学习工具来计算,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计算?于是,教室里时而安静,时而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办法。有切实可行的,也当然有失败的,但教师都给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表扬和鼓励。直到最后一位不善言辞的小朋友很费力地说出了自己的方法,这位教师形象地称他为“点指法”。一节具有创客意识的数学课在孩子们的欢笑中结束了。
  这节课给我们的启迪: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就会惊现出孩子们固有的创客意识。
  二、分析:创客思维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发展和培育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培育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学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否具有形象的想象力,是否具有超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又具体体现在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之中。教师应及时捕捉这种“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客思维的起点。
  比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时,教师就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情景:教师先在银幕上打出了同样内容但各有不同种解法的应用题,从第一到第四形成螺旋上升层次。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在自主找计算方法时,投射出了强烈的创客思维意识,并让教师及时捕捉,得到发扬光大。
  这就是数学基础教学中,不断涌现出的或多或少的都能闪出创客的亮点来,就要看我们教师是否能抓住这个亮点,并及时给予助燃,它就会发出更耀眼的光来。这些亮点,这种思维意识,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教师如果自己本身不存在创客意识,那这种在学生身上闪现的创客光芒是不会再现了。
  三、归纳:创客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而螺旋递增的。如演绎法、假设法、归纳法以及类比法等。在这些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就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强弱,“这就同样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景,给学生以展现创客能力的平台”。
  比如,在教学学生如何判断平年、闰年时,教师先让学生仍报一个年份,教师都能随口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在学生的惊讶和好奇中,教师适时归纳出判断方法。而这种方法是在学生的计算和归纳中得出的,其中包含了学生更多的创新思维及创客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除基本练习外,更重要的是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广泛的联想,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做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设想,提出别出心裁的好方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和课外数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提供的契機,进而在活动中适时的引导和启发。总而言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假以时日,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王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8,(16):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