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安全不安因素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安全理念已深入人心。具体到建筑行业,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从而降低或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安全;不安因素;解决对策
  1 引言
  实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行了合理的管控。在最近几年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建筑施工管理单位也对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看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
  2 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安全管理不安因素分析
  2.1 建筑施工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那些施工工序和施工位置较复杂的,制定了安全管理办法,然而,就整个施工全过程而言,缺乏完整的管理机制,致使虽然有些工序有安全管理作保障,却不能落实到实处,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要不施工会是一盘散沙,不能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同时施工中出现突发情况的话,也不能及时应对处理。这样下来,不仅不能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而且还会增加工程成本,给施工单位造成沉重的负担。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一些企业大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操作流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落实到生产一线和全部的施工现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未能得到企业负责人的全面支持,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打造安全企业也成为口号,尤其是靠挂和转包工程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商后更是严重忽略安全施工问题,而只收管理费用,项目部安全员的作用也未能得到体现,没有起到消除安全隐患、制止违章的作用。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混乱、频发事故。当地的行政部门要对其严格管理和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罚款、停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并且按照相关法律追究企业的责任。
  2.3 建筑施工材料和设备不达标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材料的质量还会对工程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确保施工安全,首先要保证所用施工材料及设备质量达标。目前,我国关于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并且没有很好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材料并不合格,如钢管扣件壁厚不达标,密目网质量差、非标准型材料大量存在等等;与此同时,在施工现场也有许多问题,如材料的堆放杂乱,没有秩序等等,而且还存在着材料、设备损坏、老化的状况,加之受经济状况的制约,不能及时更换,最终对施工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3 对建筑不安全因素的解决对策
  3.1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体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政府的监督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章制度仍不够完善。另外,监督管理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有可能发生某人出于私心或其他原因不作为或者工作上的疏忽而产生的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有一些单位没有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安全管理,而是按照以前的经验照搬老旧的制度,增大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会助长管理人员刻意忽视隐患问题的风气。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改善监管制度和体系,并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建筑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隐患应当实时监控,除了已识别的隐患,还应注意识别进程中新的安全隐患,保证现场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使整个施工过程都处在监控之中,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即使有突发状况,也能及时做出改进。施工人员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一部分人,首先应当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保证工程质量;其次,还应当起到监督作用,察觉安全隐患时,积极地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就监管效果向管理人员汇报,从而建立完善的、实用的安全管理体系。
  3.2 制定并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首,领导组织施工安全生产,并且终生对该建设工程项目负责。其他各级部门、人员为辅,积极配合项目经理领导组织,对自己职责之内所发生安全施工事故负责。其次要将该体系落实下去,使之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清楚自身的职责,产生严格的约束力。每月还得组织例会和培训,并且进行安全管理考核,提高他们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再往后的施工管理方面尽心尽力,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不佩带安全设备和操作不规范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
  3.3 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达标
  工程项目施工的完成是建立在施工材料和设备之上的,因此要想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需要确保材料和设备质量过关。具体做法有:进行材料设备采购的时候,一定要货比三家,综合考量,并且货物送到以后,还需要再次进行检验,若是发现不达标的,要及时更换或是选择退货。对于特别重要的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的时候,必须出具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设备要随时进行监控,准确了解其状况,若是设备出现故障,一定要马上进行修理。最后,还要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存放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达标,增强其安全性能。
  3.4 加强安全经费投入
  要确保建筑的安全,就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合理科学的从工程造价计价中预留出部分经费来作为安全生产建设费用。用于购买维护安全防护和应急急救设备和设施;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事故以及处理演习的支出;专家对本工程的安全环境进行评估和对安全方案的技术的支出。施工企业制定一项明确清晰的施工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形成合理有效的分配体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安全生产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对各项规定的制定予以完善。只有在思想上重视,策略上得当,管理上严格,才能有效消除不良安全隐患。要有针对性的强化对施工现场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监督和管控,科学的处理好工程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对施工设施设备、技术、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创新、完善,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社会达到稳定和谐,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汉斌.浅谈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8(5):447~448.
  [2] 李少高.淺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旬刊,2018(9):98.
  [3] 王静,张治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11):256~257.
  [4] 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8):175~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