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方向引领 真题为范 细则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全国卷政治主观题贯彻“一体四层四翼”,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的学科特征,其深化关键能力考查,深入考查学科思维品质。面对学生主观题得分普遍较低的情况,文章作者从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主观题;解题效率;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88-02
  一、以《考纲》为依据,以十九大精神与学科素养为引领,明确主观题解题的方向性与前瞻性
  《考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评价与备考的依据。全国卷试题以《考纲》为依据,深深融入十九大精神,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考查具体的热点问题,宣扬国家意志,突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
  以2018全国Ⅰ、Ⅱ、Ⅲ卷38题为例(材料略):
  (Ⅰ卷)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12分)
  (Ⅱ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分)
  (Ⅲ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2分)
  2018全国Ⅰ、Ⅱ、Ⅲ卷的38題,均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宪法修改、追责问责等重大时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考纲》考点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正确理解,着重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透十九大报告,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学习全过程,关注其核心内容;依托《考纲》考点要求,将考试年度内的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点按照内在逻辑整理成“知识库”,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情境化;引导学生领会以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课程要求,用核心素养的视角定位知识价值,解题时要上承核心素养,下承社会生活。
  二、以高考真题为范本,探究主观题特点,提升主观题解题的技巧性与思维性
  书痴者必工,艺痴者必良。尽管高考主观题岁岁年年题不同,但仍然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只要我们多研究真题,多练真题,就能洞悉其命题特点,掌握其解题思路,提升主观题解题的技巧性与思维性。
  近三年全国卷主观题的特点:
  (1)原因、措施类题型是考查主流,注重对知识的推理演绎。
  (2)注重基础,以主干知识为支撑,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3)结合热点,价值引领,落实学科素养。
  (4)强调立足问题考查关键能力,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侧重材料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渗透“理在其中”。
  全国卷以能力立意命题,强调思维品质。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研究高考真题,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普遍,探究主观题的特点,总结常考的考点、设问的角度、题型等,领悟其命题意图,摸索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提升主观题解题的技巧性与思维性。
  三、以高考评分细则为启示,研读、思考解题要领,提高主观题解题的针对性与规范性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高考试题参考答案是由省考试中心命题组统一制定的,概括性强,不便操作。同时参考答案多为粗线条,表述精简,给评分细则的制定预留了空间。评卷专家组一般会根据高考参考答案制定评分细则,列出有一定变通性的替代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研读评分细则,把准高考评价方向,提高主观题解题的针对性与规范性。
  以2016全国Ⅲ卷38题为例(材料略):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12分)
  从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与替代答案(见下表),我们可得到以下启示: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突出主干知识。学生主观题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不熟悉,主干知识缺乏体系性,重要考点记忆不能精准化。夯实基础、熟悉教材、熟悉主干知识是学生提升主观题解题效率的前提,是替代答案应用自如的基础,是“以不变应万变”“题在书外,理在其中”的底气与自信。
  (2)注重教材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尤其是对材料的分析。全国卷主观题着重对材料的分析,分析分占比高。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能调动材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对试题特定的情境作出正确回应,做到学科知识、材料信息和答案要点的内在一致性。
  (3)组织答案时,要有学科思维和意识。规范使用学科专业术语,注意学科术语的正确表述与运用,但不拘泥于教材语言,强调学科思想方法。
  (4)答案要突出关键词。何谓关键词?教材的核心概念、时事政治的热词、答案的频词都是关键词。答案的每一点都应有关键词,尽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关键词不能写错。
  (5)答案要点要有创新性,注重自主生成。全国卷的答案来源多元化,学生需灵活调用所储备的知识包括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生活知识等,进行筛选、提炼和重组,糅合情境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生成符合设问的答案。平时要注重积累时政金句与“套话”,助力答案尤其是替代答案的生成。
  提高主观题解题效率,对学生来说,先是意识,包括审题意识、规范意识、得分意识,然后是摸索成习惯,方可习得为能力提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洋帆.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2]曾祥龙.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1):28-29.
  作者简介:钟敬琴(1976—),女,广东广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