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性修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萨日娜

  摘 要:馆藏文物修缮是博物馆各项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其最为重要的职责。通过对馆藏文物的修缮,可以更好的对文物固有的状态进行还原,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其展览、教育价值。但是在现阶段博物馆馆藏文物修缮保护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很难真正的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博物馆馆藏文虎的保护性修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馆藏文物;博物馆;保护性修缮
  文物作为展现某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载体,其具有着极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帮助人们认知历史以及了解历史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博物馆而言,它不仅是文物最为集中的地方,也同样是文物保护的主体。一直以来,国家对于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都尤为重视,但是在现阶段实际的文物保护性修缮过程中,其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对这类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在此基础更好的发挥出文物的价值,也成为了现阶段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点。
  一、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概述
  (一)保护性修缮含义
  修缮一词经常出现在建筑领域,指的是对建筑的修补与完善,具体到文物方面,修缮指的则是文物修复。简单来说,所谓的文物保护性修缮,其指的就是以专业文物修缮人员为主体,通过对各类修复手段的应用,对残缺的文物进行修补,使其恢复原来面貌的一个过程。[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文物保护以及特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文物保护性修缮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
  (二)保护性修缮具体价值分析
  对于保护性修缮而言,其作为文物修复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其具有着极高的价值。首先,做好文物的保护性修缮工作,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还原文物本来的面貌,进而发挥出其固有的价值,简单来讲,文物通常都具有着极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展览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但如果以残缺的形象出现,其价值就很难得以展现,但是通过保护性修缮之后,就可以很好的将残缺的文物原貌进行恢复,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其价值进行完全的展现;其次,在进行文物保护性修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遵循可辨识原则,这样一来,既可以对文物残缺部分进行有效的修复,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護文物的原状,在保护文物原有特征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最后,随着现阶段文物修缮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物修复工作者可以随时的对文物进行二次或者三次修缮,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文物修缮水平的提升,相应的,其在文物保护及修复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二、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具体策略分析
  (一)对文物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采集
  要想做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工作,做好文物信息采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博物馆先关工作人员应对馆藏文物的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所谓的馆藏文物基本信息,指的就是其在进馆收藏时的登记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文物编号、名称、年代、材质、获取方式、背景、外观、制作工艺、来源等等;其次,文物保护性修缮工作人员待完成基本信息搜集和整理后,应重点对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这也同样是文物信息采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对文物的实际状态、病害情况、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将现代手段应用其中,以此来为后续文物修缮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在进行馆藏文物信息搜集整理过程中,还应对其外部信息进行发掘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的保护性修缮工作开始之前,应对与之同期出土的、同类型的文物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这类文物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比和参照,可以搜集到更为完善的信息,这样也就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得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依据。
  (二)对文物进行分类
  在文物修缮过程中,因物制宜是其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要求,其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文物保护性修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从文物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文物保护性修缮目标进行,明确,然后在采取有针对性的修缮手段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文物保护性修缮这一目标。具体来讲,要想实现因物制宜这一修缮目标,其中对文物进行分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策略。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文物材质进行分类,材质划分也是现阶段最为常见的一种文物划分方法,按照材质分类,博物馆文物可以分为纸质文物、青铜文物、玉石类文物、陶瓷类文物等等,不同的材质其修复方法及修复难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材质的采取相应的措施,[2]才能做更好的完成馆藏文物修缮这一目标。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物修缮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物修缮方案同样也是文物修缮工作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策略。在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文物修缮工作人员应根据文物的材质,从文物的实际出发,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修缮方案,同时,重点对文物破坏情况、修复目标以及修复过程进行明确;其次,对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原则进行明确,简单来说,就是在修缮方案制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对基本修缮原则进行明确,比如最小干预原则、可辨识原则、环境统一原则、可逆性原则等等,[3]通过对其相关原则进行明确,才能更好的保证后续文物修复的效果;最后,在进行文物修缮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对修缮技术以及具体操作规程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修复工作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展现人类文明以及文化方面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其实际的出土或者是日常展出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损坏,因此,做好其保护性修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文物修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从信息采集、文物分类以及方案制定等多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修缮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文物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琳.如何做好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J].智库时代,2019(22):121-122.
  [2]孙丽红.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性修缮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4):78-79.
  [3]杨胜兰.浅析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措施[J].中国民族博览,2019(01):224-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