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互联网+”背景下以创新实践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与手段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以创新实践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与手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彦

  【摘 要】基于“互联网+”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主要的探索思路是:立足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实例平台,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实践;计算机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互联网+”的应用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相互深度融合,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应该依据“互联网+”这个新业态市场的岗位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发展动态
  “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基于国家的“互联网+”战略计划需求,高职计算机教学应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利用互联网平台有效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整合线上、线下,利用技术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变革以及升级,从而将传统行业领域转化出新的产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的损耗,提高了资本的运行效率,而对资源的创新利用是有效促进“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应该是新工科实践创新的主体,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习渠道要更为多元化。而目前高职新工科人才的职业技能相对传统,与“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新态势行业的要求有着较大差异。总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
  二、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互联网+”对接问题分析
  1.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学习偏少,理论学习所占比重较大,影响了学生创新实践锻炼的机会。(3)偏重于笔试的考核方式,如基础语言类课程仍以笔试代考,严重影响学生动手编程能力,降低了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动力。(4)教学资源应用不方便,数字化、电子化等学习资源无法得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最新专业技术,与“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新态势行业的需求有着巨大差异。
  2.“互联网+”应用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缺乏创新实践而出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1)学生专业技能与“互联网+”创新行业融合度低。(2)学生创新技术优势偏低。由于“互联网+”创新思想没能渗透到学生创新实践的教育之中,使得学生就业范围多数局限于传统的行业之中。(3)学生创新后劲不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已有大数据反映出当前高职学生的创新续力,主要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而统一化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专业技能更新速度跟不上“互联网+”应用的需要,与行业需求脱节。
  三、基于“互联网+”应用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策与手段
  1.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1)将“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实践理念嵌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受到“互联网+”及社会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将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新实践教育置身于社会创新创业的大体系之中,与外部机构实现联合互动。优化提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形成社会、“互联网+”、学校三者间的协作共进效应。
  (2)紧跟互联网发展,创新教学,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建立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适当增加如翻转课堂、微课、多媒体教学等的应用。同时探索利用云计算搭建起虚拟教学实验室,形成分层化教学体系。
  (3)“互联网+”时代,使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当各种学习资源以教育教学云的形式存在的时候,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会出现多元化趋势,如现下流行的微课等新形式更为高效、方便,受到了较高的关注。这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教学方式,大幅度的改进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给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实践教学的手段
  (1)以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网站设计”为实践案例,创设“教学”和“实践”两个平台。
  在我院清华在线教学平台中构建“网站设计”课程教学平台。预设教学模块如有:教学实验、创新实践、答疑讨论、微课空间……等等,来扩展我们的教学过程。
  (2)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碎片化、共享交互等特性,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利用“互联网+”下的创新实践云,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实践的教育动力。例如将“互联网+”移植到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创新实践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中的平台作用。
  (3)整合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多媒体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微课应用为例,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通过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一些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云空间,让学生结合自主需求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云计算搭建起虚拟教学实验室,分层化教学来辅助我们计算机教学的创新研究模式。
  四、结束语
  新的时代,新的需求,在互联网+及大数据背景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来作为教改研究的目标。开设创新实践的教育课程,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在课程中的体现,逐步形成与“互联网+”背景下各行业无缝对接的创新技能和知识技能,融入“互联网+”体系,推动高职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媛媛,何慧蘭.“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7(02):34-35.
  [2]陶颖.“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研究[J].信息通讯,2015(11):270-271.
  作者简介:田彦(1969-),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法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