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几点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旨在从学前儿童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体系的建立、教材的选取、教学评价的完善等多方面探讨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学前儿童;钢琴启蒙;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钢琴,既是孩子的童话,又是家长的寄望,由于晶莹剔透的音色吸引了无以计数的家长和孩子的兴趣。当下,社会上不少家长将孩子的启蒙音乐教育放在了这种乐器上,在趋众心理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对于自己孩子的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钢琴尤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上的音乐神童几乎都与这一乐器打起了报道,最为明显的就是国外莫扎特,国内的郎朗等在孩提时所表现出的聪慧都引人侧目。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多表现在3-6岁期间,这一被社会几乎公认的教育年龄段是钢琴教育最佳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及心理特征,在学琴过程中,又会出现怎样一种现象,目前各种钢琴启蒙的教学体系是否适应学前儿童的学习行为?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足够对学前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教材是否能清晰完善地使学前儿童受益?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学前儿童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化基础,对数理的理解能力欠缺,在音乐能力上,只是达到偶感和节奏律动的感性认识;而目前充斥在各大培训机构和私人课堂的教师又是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呢?就目前师资获取渠道来说,不外乎几种情况,只学过钢琴几年的业余音乐生,他们对钢琴课程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技巧不完善,对教学法知之甚少;有主修钢琴的专业生,但是对钢琴教学不够了解,更不了解学前儿童钢琴启蒙的教学体系;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却是对钢琴课程的结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不是缺乏专业知识,就是缺乏对儿童心理的认知,又或是缺乏适应学前儿童的教学体系。再加上年轻化,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考点过多的放在钢琴演奏技术上,忽略了对幼儿心理教育过程的观察,教育者不是去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真正情趣,而是一味强调对于这门乐器技能与演奏程度上,基于此种情况,教师们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呢?
  一、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和能力的认知
  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在接受艺术教育过程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认知活动的具象性。幼儿在接受音乐艺术教育中首先感知的是对接受物体的表象,也就是音响的外壳,来认识所学习的对象。因此,通过一定的具象性来认识所学艺术内容的真实感,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理建立起对艺术的初始印象;儿童理解成人的语言时容易产生误解,是由于他们按照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当前听到的一些话语,产生相应的形象而造成的;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在这个时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还是处于发展阶段,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据此分散注意力,而失去自控能力,这就给教育平添了一定的困难;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这时比起三岁之前,儿童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以及对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倾向;学前儿童在知识结构方面,缺乏理性知识结构的构建,具备一般的语言理解能力,音乐能力欠缺。这些生理心理特征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提前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向。并根据这一时期幼儿所处的具有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教师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去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就遵循了儿童心理的发展科学,形成了良好的个性。概而论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应该符合这一时期的特性,并使之起到好的作用。
  二、过硬的专业技能
  教师首先应具备对钢琴的演奏技术有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对技术点的分层学习,进阶训练,以及对大量乐曲的演奏能力,通晓技术在乐曲中的运用,这些都是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掌握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的确立
  能力的培养,弹奏技术的提高是钢琴教育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一个有钢琴教育经验的教师必须对其不同年龄段和技术能力的幼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这种一对一的因人施教策略正是钢琴有别于其他艺术教育的地方。众所周知,3-6岁的儿童重点教育在于去培养他们对于钢琴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般的教育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去表现美、感受美、认知美,用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美的旋律去感动自己,感动听者,这就是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
  四、教学体系的建立
  教学体系的建立对一个课程的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确定了以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表达美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后,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具体的实施,教师应构建一种怎样的教学体系,是钢琴教学的又一关键问题。在了解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需求后,确立了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学习内容的巩固上都应以此为大的方向。如在教学内容上,针对3-6岁的儿童,几乎没有一点音乐专业知识,那么如何让幼儿能够懂得理性的乐理知识和专业性的手指演奏技能呢?教师切记,钢琴教育中再不能以技术而论教育的成败,换一种教育的思维方法即以歌唱、游戏教学、语言启发等手段来代替对于技能上的一些要求。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钢琴教育面对的是3-6岁的蒙童,教育中应更加注意他们的生理心理个性,在课堂的组织上,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应丰富多样,时间的安排应更加合理和灵活,如涉及与课程内容相关游戏放在课程中进行知识或技能的学习都会是不错的形式;考虑到幼儿理解事物的具象性,教具、图片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后作业和知识巩固阶段,也可以多元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六感,唱、听、看、想、弹、感受相结合,避免技术训练的单一性,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取得优异教学成果的关键。
  五、教材的选取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会注意在教材的合理使用,选材既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幼儿课后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就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教材,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不能达到之前提到的教学体系的要求。应在确定教学体系后,以完善的教学大纲为蓝本,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不能单一地使用一种教材,而是多种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使用各个教材的内容,并规范教案,根据课程的需要,适时调整教材的使用。
  综上所述,教师应具备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前儿童能力的一定认知,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立总体的和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建立完善健全的教学体系,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体系的特征,自主合适的选择所用教材,编写教案,完善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实施进行反馈,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向和内容。
  作者简介:田甜,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项目“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CECER-2018-B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