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党校教育的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党校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思维作为党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将互联网和党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党校教育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下的党校教育展开了分析,对如何发挥在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中党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作初探。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党校教育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技术引领,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必将深刻变革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将大放异彩。“互联网+”为党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党校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和党的理论骨干的主阵地,必须跟上“互联网+”的浪潮,更好地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思想库作用。
  1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是指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融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从而促进技术和效率的有效提升,使实体经济生产力与创新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提高,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与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经济社会所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观念进行不断地革新,能够促进创新的更好发展。
  2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党校教育发展新思路
  要想将互联网和党校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综合的应用,还需要应用互联网思维,对党校教育的发展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审视,从而实现“互联网+党校教育”的发展新思路。
  “互联网+党校教育”要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行动、思想和政治的高度一致。将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党的政策方针要进行积极地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对时事热点以及理论难点进行解读,促进党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党校教育要想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就需要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软硬件设施,以学员至上为服务原则,面对党员干部的习惯、兴趣以及需求进行全面的考虑。教育资源的理论基础要扎实,学员界面应简约便捷,还要丰富学习教育的方式,以此使学员的学习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此外还要引导学员参与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促进学员参与感、成就感的有效提升。党校教育还要综合应用各种大数据对教育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结果进行不断地改进,提高党校教育的效果。
  “互联网+党校教育”还需要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对课程进行不断地开发与创新,实现网络教育和进校学习的有机整合,而不是将其割裂为两套教育模式。
  3互联网+党校教育的实施要点
  3.1构建“互联网+党校教育”基础支撑平台
  在对“互联网+党校教育”支撑平台进行构建的时候,可以对网络、存储、数据库、计算等基础设施进行充分的利用,还可以通过安全性高且处理能力强的百度云、阿里云等进行云计算服务,这样党校就不必再采购新的设备、重新建设机房,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精力。在线支付、社交媒体等通用功能的模块可以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来进行,这样既节约了成本,还满足了学員的使用需求。对于网络安全而言,则需要和专业的机构进行合作,对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
  3.2开发丰富的精品教育资源
  党校要进行教育资源库的构建,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要对工匠精神以及实干精神的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反复打磨已经推出的资源,将其做到极致,提升党校的竞争力。此外,还要融入诗词对联、游戏以及动画等富有乐趣的元素,丰富教育资源。此外,还要及时的更新资源,能够迅速回应重大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热点,促进教育实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有效提升。还可以对微课加大推广力度,这样学员就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利用时间的效率。
  3.3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培训和虚拟培训相协调
  就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仍然有着很强的优势。进校学习也属于“互联网+党校教育”的一种形式。党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对翻转课堂、智慧教室以及虚拟情境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对智慧校园的设施和功能进行不断地完善,在“互联网+党校教育”中融入党校的服务于管理内容,实现实体培训与虚拟培训的统一管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4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
  “互联网+党校教育”模式要对多主体参与的党校教育系统进行重点开发,其中的主体包括党员干部、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专家学者等。这样才能使党校教育与互联网平台的要求相适应。用人单位以及组织人事部门应提出相关的教育要求,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并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交自己的意见,及时接收相应的反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合作,共建共享教育的资源。
  本文从分析了“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并探究了互联网思维下党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及针“互联网+党校教育”的实施要点,希望能够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叶丽霞."互联网+"环境下党校教育的新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