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本科翻译专业发展的日益壮大,本科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也逐步完善。在新形势下,抓好教学运行与管理、落实质量监控是本科翻译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在中南、华南地区外语院(系)负责人协作会议暨湖南省外语学科专业联盟工作会议上对参会的本科翻译专业院系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教学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 翻译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完成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中央颁布一系列文件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一背景下翻译国标编写小组也起草制订了《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质量标准》并要求各院校结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及本校特色尽早制定并完善本科翻译专业的校级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翻译专业的规模发展已经完成从3到252的转变,由此可见,在本科翻译专业发展日趋成熟完善的新形势的下,如何抓好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切实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项任务以达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质量标准》实现本科翻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是现今本科翻译专业发展的新课题。但笔者在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时,发现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文章都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文章,而没有相关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
  1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取得本科翻译专业办学资格且有一定年限的院校对目前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比较满意,而取得办学资格低于三年的院校负责人基于院校还没有指定翻译专业专门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翻译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和口笔译实践训练的管理制度选择的满意度为“一般”。
  虽然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设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方案》中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栏目中有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评估等级标准的要求,但是专业办学院校更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而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是所有环节中最为忽视的一个模块。虽然获得本科翻译专业办学资格的院校都设立了监管机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和本科其它专业教学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大同小异,流于形式,不能满足翻译专业这一学科的特殊要求,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制度笼统抽象没有针对性。现有的翻译专业管理制度一般引用学校统一的本科学生管理制度。例如《翻译专业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对所有的课程一刀切,没有明确的条例对不同课程的进行监管,也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再例如在制定《翻译专业实习管理章程》中,有些学校直接引用全校通用实习管理制度,没有针对翻译专业实习设立专项管理条例,使得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约束,教师指导实习的职责也不明确。
  (2)制度设置不完善。由于专业发展过快,部分获批院校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管理上不全面,制度设置有缺失。例如:没有明确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外实践教学中还是执行学校内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或是完全引用企业的各项要求作为管理学生的依据,没有根据实习基地企业的特点和学生还不是“社会人”的特殊身份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
  (3)管理机制虚设,监管力度不够。制度的设立流于形式,很多规章制度的建立只限于建立文字档案和教室、实验室或实习基地的指令标识,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这些规章条例的实施进行监管,确保每一条例都得到执行因此而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2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本科翻译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上述一些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上的问题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在专业评估的要求上,强调外显因素例如:教学条件、教学成果等;忽略内在因素(管理机制和制度监控)的运行导致专业办学院校不注重这个模块的建设和管理。
  在本科翻译专业基础硬件建设已经逐步完善的局势下,专业评估势必会对管理机制和制度监控提出新的要求。要解决在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细化”教学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关条例。例如: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将《翻译专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细分为《翻译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管理条例》和《翻译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翻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2.2“量化”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口笔译工作坊或翻译实训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这一板块是本科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为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训练,教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和相应的责任及学生应该达到的训练要求和水平应该以明确的条例来规范。在具体制定校内实践教学管理章程时采用计量的方式更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制度主要体现在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的量化评价。从制度上可分日常工作测评、每月工作测评、每学期工作测评和值周工作测评4个方面的考核内容对教师实践教学任务的布置和监管情况;同时从规章中要求教师同时量化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或实验室内进行口、笔译练习或模拟实践的情况以及学生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参加各种课外学术活动情况包括参加学术讲座、主题会议、学术会议、研究小组、论文答辩、参与课题、编辑刊物、参加学科竞赛等,最终结果和教师的绩效及学生的学分累计、评优评先挂鉤。量化后的校内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助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显行为进行管理,从而促进实践任务的完成。   2.3“企业化”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实习是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能否很好地安排好学生实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培养工程的成败,因此不能流于形式。在建设好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尤为重要,要针对学生实习模式或校企合作方式来变革学生管理模式。在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上要以企业对员工的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在校内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来制定管理制度。
  2.4“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制度
  本科翻译专业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和教师要有观念上的改变,要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首先教师须有改变,在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调整,而教师的转变又有赖于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上的革新。教师是翻译教学的主导着,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对于担任翻译专业课程的教师应打破常规管理理念和制度,制定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可以从不同层面 “校内+理论课”、“校内+实践课”、“校外+理论课”、“校外+实践课”等制定相关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机制,把这些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并对一个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3结语
  随着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提高、课程设置的更加丰富、师资队伍的日益壮大都对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一个纽带性环节,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不容忽视。为了使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得以具体的实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外语系或翻译系应在遵循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细化翻译专业学生管理办法、教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与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密切相关的管理文件,并将其发到全体翻译专业教师和教学人员手中,使本科翻译专业的管理工作走上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同时应根据其他模块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这些管理制度,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写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马军红.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域:翻译专业的教学法与管理模式[J].中国翻译,2011.
  [3] 仲伟合,赵军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