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蚜虫是各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采用药剂对其防治效果尤为突出。但是,随着生物防治的兴起,不得不考虑药剂防治对蚜虫的天敌昆虫的影响。药剂的复杂性、多样性使得其与异色瓢虫之间的兼容性也变得多种多样。因此,在药剂的选择上、用量上、用法上,都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其与异色瓢虫对蚜虫的生物防治相结合,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基于此,探讨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以便于采取更加环保有效的方式防治蚜虫。
  关键词 生物防治;蚜虫;异色瓢虫;化学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8.018
  异色瓢虫是鞘翅目、瓢甲科的一种小型昆虫,身体接近半球形,头后部被位于前胸骨的背板所覆盖,上颚骨基部有小牙齿,在鞘翅7/8处有一至两条特别容易识别的纵横脊,是目前鉴定该亚科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1]。异色瓢虫个体间颜色光泽和形状斑纹差异较大,可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该瓢虫主要捕食物为同翅目飞蛾、蚜虫和木虱等蛾类昆虫,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捕食性昆虫。
  1 蚜虫的为害特点及化学防治要点
  1.1 蚜虫的为害
  蚜虫的繁殖能力惊人,在1年之内能连续繁殖10~30个世代,且世代之间的重叠现象特别突出。当5天的室内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 ℃以上时,就开始繁殖。在气温较低的3月和9月,完成1个世代的时间大约是10 d,而在夏季温暖潮湿条件下,只需4~5 d。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期间,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蚜虫为害,导致植物的嫩叶、嫩尖被损害,使叶片皱缩、卷曲、发育不良,植株节间变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蚜虫大量摄取植物的汁液时会分泌有毒物质,对于植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其分泌的蜜露会导致植物煤污病,滋生有害细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及光合作用。
  1.2 蚜虫的化学防治
  为了防治蚜虫,人们生产出各种药剂进行喷洒防治,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戴海英等[2]人采用盐水浸渍的方法测定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杀蚜虫药剂吡蚜酮、啶虫脒、烯啶虫胺以及吡虫啉4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对各种大豆中小蚜虫的生物毒杀能力,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各种大豆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杀虫防治效果,且这4种农药杀虫剂广谱、高效、见效快、低毒、持效期长、对生态环境友好,符合当今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大方向[3-4]。但是,长期使用农药防治存在一定的抗药性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展与不同类型药剂的混配、混用或者交替使用技术。而且,药剂防治也对蚜虫的天敌昆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对蚜虫的防控效果降低。因此,异色瓢虫是否能与其他药剂完全兼容成为药剂防治蚜虫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5]。
  2 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
  2.1 化学药剂对异色瓢虫的抑制作用
  席敦芹[6]曾在测定中指出,在使用三氟氯氰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这5种杀虫药剂防治蚜虫时,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对异色瓢虫安全性最高,毒死蜱对异色瓢虫安全性较低。因此,在田间施药防治蚜虫时,需要考虑具体的虫害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施用药剂和剂量。同时,也可根据虫害情况和异色瓢虫的发生情况,适当降低所施用农药的剂量,以有效利用田间异色瓢虫对蚜虫进行防控[7]。
  2.2 化学农药对异色瓢虫的促进作用
  在防治蚜虫的众多药剂中,并不是所有药剂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都会起抑制作用,相反,部分农药对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苦参碱杀虫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性生物杀虫剂,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杀虫杀菌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但由于起效慢,在各种害虫大面积发生时不宜单独使用,可以和其他多种杀虫剂混合使用,以有效提高杀虫药效。研究发现,苦参碱对这些异色瓢虫无毒副作用,当减少用药剂量时,对异色瓢虫产卵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8]。可见,在蚜虫农药的选择使用上,合理选择农药不仅可以起到有效防治蚜虫的作用,还可能会对异色瓢虫的个体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间接提高对蚜虫的防控效果[9]。
  3 结语
  综上可知,使用三氟氯氰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这5种杀虫药剂对于瓢虫的各个虫态均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但是对于其不同虫态的敏感程度、毒理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农田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对瓢虫毒杀力较强的时期,以此降低对天敌的伤害,有效防治害虫。此外,这5种药剂对于异色瓢虫各个虫态的毒力大小、敏感程度大小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将成为以后研究的方向。苦参碱类的化学药剂在使用时适当调节剂量,会对异色瓢虫的产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或许还有与苦参碱作用类似的药剂,可促进孵化、提高捕食量或者促进羽化等,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化学防治蚜虫效果甚好,但是在未来的绿色生态发展中,应做出适当调整。在防治蚜虫过程中,异色瓢虫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10],可以相辅相成,起到互补作用。因此,应进一步研究其他防治蚜虫的化学药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以便于更好地防治蚜虫。
  参考文献:
  [1] 赵天璇,袁明龙.我国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J].草业科学,2017,34(3):614-629.
  [2] 戴海英,张礼凤,王彩洁,等.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3):100-101.
  [3] 喻会平,代园凤,龙贵云,等.7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幼虫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J].烟草科技,2018,51(9):14-19.
  [4] 刘佳,徐冉,张礼凤,等.大豆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種子科技,2018,36(11):86-87.
  [5] 潘悦,董石飞,毛春堂,等.几种化学农药对烟蚜的毒性及其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30(1):142-146.
  [6] 席敦芹.5种药剂对异色瓢虫安全性测定试验[J].农药,2008(1):50-51,54.
  [7] 朱承美,张悦,曲爱军.烟碱类杀虫剂对异色瓢虫搜寻猎物行为影响的评价[J].世界农药,2012,34(6):33-35.
  [8] 房艳.植物性药剂苦参碱对异色瓢虫生殖的影响[J].农村科技,2014(5):45-46.
  [9] 刘育俭,滕树兵.六种农药对异色瓢虫的毒力试验[J].北京园林,2009,25(1):38-40.
  [10] 苏建东,王志刚,宗浩,等.烟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烟草科学,2017,38(4):76-79.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