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先秦诗文中的隐喻及其文学功能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隐喻主要指将一种事物的名称用来代指另外一种事物,属于修辞学范畴,即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修辞情况。本文以先秦诗文为例,阐述了研究先秦诗文中隐喻修辞的重要意义,并对先秦诗文隐喻中蕴含的文学功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先秦诗文;隐喻;文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隐喻理论是当代认知语言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从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看,隐喻理论逐渐成为语言学、文学批评、心理学的研究重点。隐喻,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先秦诗文系统中表现尤为典型,其反映的文学特色也与当时人们的概念体系息息相关。
  作为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特殊阶段,先秦时期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诗文成果,标志着文学、哲学及语言都进入了一个初盛期。因此,以先秦诗文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同时以先秦诗文为对象进行隐喻研究,可以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韵律进行深入剖析,深刻了解先秦人民思维特色,进一步拓展诗文隐喻研究范围。因此,对先秦诗文中的隐喻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先秦诗文自从产生时起,所提倡之学说便将诗文的社会定位放在首位。而在先秦诗文中各种隐喻手法的应用,也继承了传统文学特点,充分表述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表达了诗文创作者的志向,具有丰富的诗文内涵。从文学功能分析角度梳理先秦诗文隐喻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述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先秦诗文中“四书五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经”为核心,阐述了“志”“事”“行为”“和”“微”等理念。根据“四书五经”创作背景的差异,其最为核心的思想为中庸,突出地展现了先秦诗人强调中和、反对极端、反对矛盾的思想。且先秦诗文中与现代社会人人强势为自身争取利益的理念相反,表述了一种平和的理念。如在政治层面,“五经”中提出“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上述话语主要含义为: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语可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不仅表达了政治家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的工作理念,而且通过“默足以容”,表达了儒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在做官层面,“四书五经”提出了做官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即居于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实。上述文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叙述、记录,而是诗文创作者依托自身文化知识体系,进行政治及做官方法的总结,可以为后世文字撰写提供良好的指导。同时“四书五经”也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建构方面入手,将自身宣扬的礼乐学说由以往单纯道德修养方法发展成为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手段,为后来封建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以诗言志
  从经学角度出发,以诗言志主要是隐喻作诗之人未达到的志向。以《诗经》中“水”的隐喻为例,《诗经》中水蕴含着丰富意象内涵,可作为单独物象出现,也可以与其他物象结合,形成复合型意象。
  一方面,在单独物象中,河流、水道、江川是水带给人最直观的感知。《诗经》中水流向远方,常表示时光一去不返,且无法改变的事情。如《诗经·邺风·谷风》中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将泾渭水作为参照。泾水表示妇人良好的品德,而渭水表示移情别恋的丈夫,生动形象地表示一位妇人遭受丈夫遗弃的悔恨心理。除此之外,通过流水阻隔,也可以从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表示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如《诗经·卫风·河广》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另一方面,在复合水物象中,自然界中水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也可以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表示其他的含义。如在《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不仅表示男女两性关系,而且表示隐贤的出世与入世。“鱼在于渚”表明隐贤出世,而“鱼潜在渊”表示隐贤入世。同时水也可与舟组成复合一项,表示漂泊的含义。如《诗经·邶风》中的“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利用情文并茂的方式,表面上诉说了女子遇人不淑的情况,从深层含义中表示了漂泊无依靠的状态及游子的心酸。除此之外,通过水与薪火组合,也可表示岁月的流逝或者内心的坚守。如《诗经·王风》中的“扬之水,不流束薪”,就表达了自身对婚姻的坚贞。
  以水为喻,背后隐藏的文学思维模式为水与人类活动的相似性,通过将水用来比喻人类显示社会,可以促使描写对象更加容易被理解,提高整体文章的系统性及显示价值。同时将从水特质与人类品德进行联系,也可以唤醒文章阅读者在情感方面的共鸣,为我国文学审美范畴完善提供范式解析,也为后续诗歌抒情叙志描写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三、丰富文学内涵
  一方面,音乐是先秦诗文中基本描写手法,其将口头表述、文字表述进行了规范化设置。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时期,即旧体文言向新体文言变革的重要阶段,诗文创作不仅对语音具有较高要求,而且对诗文中修辞手法及文字组成规律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为隐喻手法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论语·宪问》中,均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即从文章立意层面进行分析,到深化完善、润色,主要是在有限的文辞中利用隐喻方式,表示生动、委婉或悲壮的心理活动。同时随着先秦诗文的不断发展,其在隐喻手法的应用方面也不断成熟,如《孟子·离娄下》中“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就以“约”表达了言辞目标,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诗文而言,先秦诗文中也存在部分语篇隐喻的内容。虽然先秦诗文并没有公开承认语篇隐喻的存在,但是对先秦诗文隐喻展开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在语法隐喻的先秦诗文中,除概念隐喻、人际隐喻之外,也有语篇隐喻的一席之地。同时相关学者也针对先秦诗文语篇隐喻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在实际先秦诗文研究过程中,多数学者并没有对先秦诗文语篇隐喻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从而导致在先秦诗文语篇隐喻分析过程中仍然需要多层剖析。以《论语》语篇隐喻为例: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上述句子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一个结构,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为另外一个结构。通过逐层递进,表达了品德修养培养的过程,即品德修养培养应不断坚持,不断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自《诗经》,其本身就隐喻品德修养。通过隐喻借用,也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内涵。
  综上所述,先秦阶段诗文数量较多,其凝聚着先秦民众对诗文的初步理解。虽然对先秦诗文研究工作开始较早,但是整体研究仍然侧重于诗文内容及思想,没有对诗文隐喻中蕴含的文学功能进行深入剖析。因此,在后续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认识到先秦诗文隐喻蕴含的文学功能,以隐喻为入手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研究,保证先秦诗文隐喻文学功能的充分挖掘。
  参考文献
  [1]戴永新.先秦史著文学化的文化内因[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刘兆辕.中华文脉与文化精神探源——先秦文学的三重功能论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5).
  作者简介:牛序芹,女,1977年生,山东济宁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