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的突出问题与改进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越来越大众化,高校也随之成为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内容繁多、要求严格,是高校资金顺利运行和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但是,现阶段的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预决算执行无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在经济和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作用下,要求高校在思想上对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足够重视,在行动上尽快创新,在效果上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编制;问题;改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大高校一半以上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拨付。在资金收入和支出方面,高校的灵活使用性和自主支配权相对受限,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也相对单一。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得以拓宽,相应的财务预决算工作量有所加大、内容增多,这就对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一、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预算工作基本集中在每年的8月份,由财政部统一部署,各省教育主管单位具体安排,高校再具体开展。高校预算工作主要是编制下一年的经费预算以及收支计划,上报至财政部进行审核和汇总后形成决议。高校决算工作一般在每学年末期将最终的经费收支情况决算汇总,形成最终的汇总决算表上报至财政部。从整体过程来看,高校的财务预决算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事实上,高校财务预决算工作开展过程困难重重,甚至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一大障碍。
  (一)高校财务预算編制方面的问题
  第一,收入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编制有两套方案,一套在新生入学前上报至教育部、财政部;另一套是校内预算。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财政拨款、学费和住宿费、其它收入(培训收入、利息收入、分数单位缴款)。由于在交财政部的预算中,无法准确估算新生学费和住宿费的数额,因此财务人员在做预算时往往参考往年数据,而实际新生学费等项收入同上报的数字有不小的差别。
  第二,支出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采用“基数预算法”,即“基数+增长率”。在编制下一年的预算时,以上一年的实际发生数为基数,结合当年的收入情况,在基数基础上增加或保持不变。这种预算法显然不科学,由于新生人数和上一年相比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所以预算结果自然不准确。此法最大的弊病是导致随意性支出增加,滋长预算膨胀的趋势蔓延。高校的部分日常开支不合理,但由于默认了预算基数,故而将这部分支出“合理化”,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不科学,甚至浪费,不能真实反映高校各部门的实际支出情况。
  (二)高校财务决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第一,预决算时间脱节,无法衔接。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进行,涵盖的时间是当年8月份到次年6月份的一个学年度,而高校的财务预决算工作则是按照自然年度划分,要求每年年底上报财务决算汇总工作,时间上的脱节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有效衔接。财务预算和决算工作是高校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时间上的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给高校了解资金收支明细带来一定的混乱,资金优化配置也受会到影响。
  第二,重核算,轻管理。高校之所以开展财务预决算工作,目的是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有效使用,既节约成本,又促进发展。但在现阶段,高校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政府拨款,因此高校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效益观念,普遍存在资金浪费现象,对资金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又因财政部统一下发的高校财务决算报表,主要是对收入和支出项目的编制,财务人员在制表时主要基于财务核算的需要,对于资金的有效管理考虑欠周全。
  二、高校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案
  知其错,避其错。在经济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下,要求高校财务预决算工作做出质的改变,结合实际对预决算工作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和创新。
  (一)实现预决算时间统一,方案一致
  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学年为基础,统一开展预决算工作。预决算时间的统一既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又能保证工作的精准度,还可以实现预决算的纵向比较,为下一年的预算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预决算工作开展的最佳时间应为每年新生入学后,此时财务收入情况已基本明确,上学年度也完全结束,为高校预决算提供了科学真实的数据,避免了学分估算中的较大误差。高校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情况和上报财政部预决算情况一致,真正发挥预决算工作的管理功能。
  (二)实行零基数预算模式,变财务核算为财务管理
  零基数预算模式打破了以往年财务支出为依据的预算方法,通过对项目在零的基础上科学优化资金的分配,进行预算编制,保障资金的灵活性,提升资金的执行度。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详细计划每一项资金的收支明细,进行科学管理,还应该增设预决算执行评价体系,力争做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盘活存量、优化配置,确保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财务预决算管理工作,配备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制定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将高校财务预决算工作的管理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推进高校整体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永杰.对高校现行预决算体制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51-52.
  [2]于慧芳.高校预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5(2):57-58.
  [3]吕海蓉.我国高校预决算体制发展现状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6):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4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