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职班主任作为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力军,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提升,给中职班主任带来一定压力。本文从“管育并重”德育理念出发,分析“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措施,旨在强化中职班主任科学管理能力,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管育并重;德育教学;中职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87-01
  中职院校班主任涉及的工作较为全面,其中包括教学、管理、德育以及职业指导等工作。“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是当下中职教学中应用较为官方的德育教学方式,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较为强化的管理意识,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强化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中职班主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方法。
  一、“管育并重”德育理念
  “管育并重”德育教学理念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由于成绩、家庭因素等原因导致其无法通过考试进入普通高中院校,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波动较大,易产生逆反心理[1]。中职院校的极强的自尊心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難以接收自身能力不足的事实,在面临困难时轻易放弃,导致不愿意学习的现象产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2]。中职院校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片面,对很多事物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便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自身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将“管”与“育”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正确教育方式。管即管理,学校再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一般会采用比较强硬的态度,设置相应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以培养学生的素质的提升。然而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存在一定不服,不但无法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真正作用,并且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这一现象需要教师与学生展开有利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学生实际出发,转变教育方法,将管理以另一种缓和方式呈现出来,以迎合学生的心理状况,使管理逐渐内化于学生心与行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
  二、中职班主任主要管理职能
  中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者,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者。由此可见,中职班主任对于中职院校和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中职班主任的主要含义在于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并对学生思想品德展开管理,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关于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其中包括学生思想建设、职业指导、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沟通协调等五项工作。河源市卫生学校树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重点,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民主管理为保障”的管理思想,彰显办学特色,群策群力,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办一所人民满意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应以此为立场,中职学生的展开管理。针对学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就班级日常管理来说,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活动展开全面管理,其中应包含学生出勤率、学生住宿,学生安全教育、班级几率管理以及学生日常活动安排等。
  三、“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管育平等性。
  中职班主任应正确认识“管”和“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平等性和重要性。“管”是指中职班主任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学生行为管理,“育”是指中职班主任从学生实际出发,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管”是“育”的前提,“育”是“管”的终极目标。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应从学生心理出发,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展开管理,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中职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密切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管理制度存在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的条例,应深究其原因,向上级反映修改意见,进而发挥“管”的真正意义。管理制度的制定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应此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立德树人”的内容,坚持“管育并重”方式,以促进学生全民发展为核心,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融入社会。
  2.组织班级活动,强化学生素养。
  从中职班主任自身职能出发,组织班级活动,秉承“管育并重”的思想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学生素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置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结合我校“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组织班级活动。例如以重阳节为主题,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尊老爱的良好品德,让学生主动感恩父母,并将此种良好品德习惯带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明确现阶段的学习的社会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规章管理制度,明确我校“立足河源,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定位,强化学生对中职院校管理的认同感。在组织班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职能,对学生行为展开适度管理,将“管”与“育”贯穿于班级活动的始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利用网络优势,强化学生思想品德。
  中职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候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当下中职院校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互联网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学生特点,班主任利用互联网优势,密切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构建师生之间的新型平等关系。避免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等级关系,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顺利开展“管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应明确自身职能,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对中职学生开展科学化管理。将“管育并重”德育模式贯穿于班级以及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姗姗.浅谈如何构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J].才智,2017(26):121.
  [2]何仙菊.“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5):47-47.
  [3]刘楠楠.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初探[J].中华少年,2018(2):118-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