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庆大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發展,数学作为一门能够表明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科学语言,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且进行数学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想思维,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老师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数学教育也开始根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所以数学核心素养由此产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优点。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初中生;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初中生能够掌握地基础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恰好能够成为促进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初中生长期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够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而且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据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学会比较,探求问题解决的规律
  比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出相似的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来体会到题目的本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中数学老师向学生讲述初三课本第二十一单元《一元二次方程》时,老师提出了这些的问题: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一轮传染之后,有121人获得了流感,那么一轮传染中一个人传染给了几个人?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之后,有160人患上了流感,那么每轮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给了几个人?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三轮传染之后,有180人获得了流感,那么第二轮中平均一个人传给了几个人?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巧妙地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加减法,通过比较探究的方式感染总人数和一轮感染的关系,然后写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的结果就是答案。
  二、让学生循序渐进,感受问题解决的快乐
  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数学老师适当的进行指导。但是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通过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数学课本第二十二单元《二次函数》时,老师出了一个关于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问题是:以40m/s的速度将一个小球与地面呈现出30度方向扔出,小球以抛物线的形式飞出,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产生的阻力,那么小球的风行高度与时间之间具有呈现出h=20t2-5t2的函数关系。探究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米,如果能达到需要飞行多长时间?为了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该设一元二次方程,但是题目已经给我们了一个方程,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小球的飞行高度15米代入方程式,然后就呈现出15=20t-5t2这样一个方程式。解完方程之后就可以提到两个数,根据题目选择那个合适的数就得到了答案。该题目最后得到的结果是t=1s、3s时小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米。
  在老师循序渐进讲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掌握题目的内涵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应用,认识问题解决的价值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学习概率问题时,初中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来解决上生活中实际问题。题目是——某家水果公司一2元/kg的成本价来购买1000kg柑橘。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得5000元的利润,那么该水果公司应该将每千克的水果定为多少价格呢?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损坏,而受到损害的水果无法卖出,而老师这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关于“柑橘损坏率”的报表,让学生计算柑橘损坏率。在此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根据报表可以算出柑橘的损坏率为0.1,那么柑橘的完好率就是0.9,然后学生就可以计算1000kg柑橘中完好的柑橘的质量是多少、完好的柑橘的成本,即1000×0.9=900(kg),2×1000/9000≈2.22(元/kg),最后学生就可以列方程达到相应的结果了。即解:设每千克柑橘的定价为x元,那么(x-2.22)×9000=5000,x≈2.8(元)。由于考虑到公司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应该省略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而学生在做题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运用约等于号进行解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解答问题,所以能够认识到问题解决的价值。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范少荣.数学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生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历:张庆大,196412男,汉,本科,江苏兴化,高级,初中数学,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8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