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持续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学校体育工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从教师个人、学校、政府三个方面探讨得出相应的对策:在个人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责任、有义务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维护职后教育权利;学校方面应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政府方面,根据各区域情况制定“人才引进”等相关有利政策,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  职前职后教育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219-02
  2016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旨在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教师的一体化教育正在被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类人才也相继涌现,服务于我国的基础和高等教育事业。目前,国内的一体化模式有普通高校通过合并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师范院校组建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省级教育学院招收普招师范生三类[1]。教师教育的整合,着眼于满足教师终身专业发展需要,具体的学习内容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与组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在做好最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兼顾着相应运动项目的课余训练及比赛。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这个群体,其职前职后一体化应涉及到教学、科研和训练三个方面。
  1  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影响因素
  1.1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个人因素
  在高校體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中,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努力、义务、权利三个方面。个人努力即在一体化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与自觉性;义务即在一体化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去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权利即在一体化过程中,教师有权利向学校申请职后培训的机会和平台。
  1.1.1 教学方面的因素
  在教学方面,不管是在学生时期还是成为一名教师后,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教师应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对于体育师范生或体育教师来说,应掌握基本的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职前对教学方面的学习,除了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自身对各课程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掌握的熟练程度等。
  1.1.2 训练方面的因素
  在高校体育教师一体化中,训练作为横向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体育竞赛是最能体现一个运动队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的平台渠道,也理所当然地作为展示高校体育水平的一个窗口。历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加入到这个大舞台中。运动队的训练,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则需要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理论与专项技能以及带队经验。
  1.1.3 科研方面的因素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科研主要指在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引导下所培养的,对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精细研究,形成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以及对本专业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具有洞悉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动向及发展态势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入职后,开展系统的教学研究。
  1.2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校因素
  1.2.1 学校在该专业的水平及平台高低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水平以及专业平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所在的地域及学校类别的影响。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主要有:体育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三类。在其专业水平和平台高低方面,如果不考虑地域差别,结合实际综合发现:相对于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在其专业水平和平台方面,均优于其它两个类别;综合类院校中分原“985”“211”类体育专业和平台势必会优于普通类院校。
  1.2.2 师资力量
  师资即教师的资质,包括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教学水平、自身道德修养和其为人师不可缺少的综合素质、教学条件。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决定了该专业的水平,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包括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与专项技能以及通识教育。由于区域差别以及政策方面的影响,各地方师资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类博士在数量上相比以前有所增多,但仍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等一些实际社会需求。
  1.2.3 软、硬件设施
  学校与体育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中软件包括体育类的书籍期刊、多媒体、各种赛事资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硬件包括各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运动场馆的配备等。体育教师的一体化教育中,其理论的实践、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各软硬件设施。因此,不管是入职前学校还是入职后的培训学校,对于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是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最根本保障。
  1.2.4 学校重视程度
  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对于整个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与运动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职后培训中有很多高校的教练员被公派出国进行学习交流,如足球项目的职后培训,给教练员个人的专业水平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学校足球项目的发展。
  1.3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政府因素
  1.3.1 政策方面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界的边缘学科,不被社会、学校、领导乃至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今年来这种观念虽有所改观,但只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变,而对于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甚微。   1.3.2 资金方面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教师教育的保障,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直接导致各学校的师资配备和教育软、硬件设施配置的数量及质量,学习效果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
  2  对策
  2.1 个人意识与努力,权利、责任与义务
  高校体育教师本人,首先应该主动树立和提高自身的学习、再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维护自身职后教育的权利。另外,高校体育教师,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也有责任、有义务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处于向好和优的方向发展的态。
  2.2 学校重视,提供机会,加强监督
  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入职前、在职学校和职后培训,认清教师的教育是具有持续的、分阶段的、一体化的特点。确定好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提高培养重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完善各种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资格认定与复审制度,高标准,严要求,使教师在职前和职后的学习中保持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状态。
  2.3 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府须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体育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该专业人才较缺乏的省市地区,应出台一些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达到变被动为主动的资源均衡分配。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的一体化教育,离不开教师个人、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终身学习意识,保持体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专业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其次,学校方面应把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看成一个分阶段且又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全盘考虑,分阶段设置培养目标,并从高校体育教师的特殊性出发,从教學、训练、科研三方面进行细致地规划实施;政府方面,做到政策与资金的双重保障,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与合理分配。通过三方合力,推进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一体化,为高校的体育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宋强刚,陈国英,陈钰萍,等.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5):1-4.
  [2] 尹志华.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 郭敏.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张婷婷,张志勇.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中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12(9):69-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