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黑龙 王鑫 雷国华 李慧君 李向宏

  摘   要:ICT产教融合基地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总体目标。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实施主体,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先导,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平台,以校企合作共赢模式为指导,以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为基础,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地方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本地区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即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打造建设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功能性、目的性,即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成为具有活跃创新能力的研发中心,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功能体验及展示中心,现代企业氛围的体验教学中心。落脚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发展,体现教育价值。
  关键词: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98X(2019)05(c)-0226-02
  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文件精神,由高校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基地建有智慧交通实验室、物联网基础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4G移动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ICT展厅、智慧教室等,依托基地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成立中兴信息通信技术学院,共同培养面向ICT行业综合信息应用创新的物联网、云计算、3G/4G应用技术人才;建设智慧交通的行业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智慧交通应用体验中心及科研基地。本文通过对多个高校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调研,进行总结和探讨。
  1  基地团队建设及组织管理
  各个高校均成立了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管理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企业方副主任等职务,成立中兴信息通讯技术学院,设院长、副院长、企业方副院长等职务。基地和ICT学院挂靠学校的计算机或通信专业的学院。团队成员主要由学院物联网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实验中心的部分教师以及企业人员组成。
  2  基地运营保障机制建设及落实情况
  一是学校领导重视。各学校通过校长办公会、协调会等形式,研究解决基地建设中相关问题;校长、分管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多次深入基地,听取汇报、检查指导工作。学校将基地建设列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中、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指导意见中。
  二是有组织机构保证。各学校成立基地管理办公室,ICT学院,由专人负责;同时成立管委会,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产业处、科研处、承办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组成,在校内形成相互支持与配合的格局。
  三是经费有保证。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经费用于设备采购、基地条件建设。教师培训、出差等日常经费有保障,定期派教师参加企业培训。
  四是场地有保障。学校通过改造实验场所或者新建实验场所进行基地建设。
  五是人员有保障。除有专人负责外,组建教学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团队。
  3  综合平台建设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分期分批进行开展平台建设,包括物联网创新平台建设、移动通信平台和基础网络平台建设、相关专业实验设备采购,整合校内资源,形成综合性基地。
  4  基于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中兴ICT学院,教学上依托基地开展专业合作和人才培养项目。科研上面向区域提供应用科研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工程交付及运维服务以及继续教育服务;面向区域内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认证培训和项目实训服务。通过开放式运营,将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区域经济的ICT行业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中兴ICT学院面向物联网、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进行单独代码招生或者合作招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师资团队。校企双方就合作专业、专业招生、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建设、学生就业等综合配套方案达成共识,根据需求情况,拓展专业方向。
  5  基地在管理创新及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的探索
  校企双方以有形或无形资源实现投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二级学院对应的权、责、利关系。
  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和实训环境,并搭建能实现合作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实验环境;以企业捐赠加学校自筹通过建设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提供专业实践平台;在专业办学上,学校提供专业所需的指标并实施招生工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建设上,由学校负责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企业主导专业课程建设并派驻企业工程师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建设特色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在职业能力培养上,企业负责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及培养;在实习及就业环节,企业搭建就业资源池,为学生提供1对1的就业推荐及服务。在资源建设及学生培养中,全面采取大学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一课双师”组织形式,各自擅长的领域,通过工作协同,开展嵌入式融合,聚集校企优势资源,加速专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持续提升高校教师的行业能力;实现在工程教育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更多的课时落地到设备操作,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由中兴通讯派驻企业工程师与学校一起共同组成双师型师资团队,共同培养合作专业的学生。开放中兴通讯企业大学——中兴通讯学院的技术培训资源,为师资团队实施持续的知识更新计划:包括课程课件的更新,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补充与替换,保证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相同步;开放企业的行业信息化项目资源,培养学校师资的技术能力和工程授课能力,学校师资与企业应用科研人员一起参与应用科研开发,并参与到工程交付环节,以实际的岗位和工作进行专项培训;企业派驻本地化的团队与我校教师一起在合作期间开展专业内涵的建设和校企合作亮点的提升。   吸收企业管理的长处,开展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即相对学校的传统管理而言,企业的职能更加明确,执行力更强,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机制更有效;同时,教职员工作为企业员工的身份也能更好地搭建身临其境的工程环境。因此参照企业经營管理并将学校成功的管理经验融入管理实践中。
  校方承担通识教育平台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中兴通讯负责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并依据技术发展随时更新课程体系,保障专业建设与技术发展同步。合作专业的教学运行及管理遵循校方的制度实施,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教学按照企业模式管理,其教学质量控制可接纳企业标准并全程实施。融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实施学生职业化管理。
  6  专业转型改革实施经验及成果总结
  在高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引领下,依据高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规范,将高校近年来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校企双方联合制订了中兴ICT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同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以日常教学规范为行动准则,制定涵盖本科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体系中应包含专业质量标准、理论课程质量标准、实验课程质量标准、实习实训质量标准,试卷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等及各种教学工作条例、规定、规程等工作规范。为保障教学质量设定参照,采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质量。
  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围绕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依托基地,加强学校师资和企业师资团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提升研究能力,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培养水平。
  基于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为社会提供“物联网、云计算、3G/4G、5G、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人才。同时利用基地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面向区域内中兴通讯及其他客户提供应用科研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工程交付及运维服务以及继续教育服务;面向区域内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认证培训和项目实训服务。
  通过开放式运营,将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区域经济的ICT行业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7  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应用科研开展过程中,各基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项目来源、完成交付能力、资质等问题。
  学校教师过去承接的应用科研项目比较少,因为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学校的知名度等多要素,想得到项目包括纵向的应用科研项目比较困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扩大交流,充分利用好合作企业平台,承接项目,逐步扩大影响。
  过去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作科研的时间有限,科研能力较弱,有时候有项目也不敢接。通过有项目实际经验的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混编团队,提高项目承接能力。初期利用学校有关校办企业解决承接项目的资质问题,条件成熟时,组建企业。
  参考文献
  [1] 周祖才,胡佳.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22):166-168
  [2] 黄丽.中兴通讯与教育部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J].电信网技术,2014(12):71.
  [3] 王鑫.中兴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探索[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3):78-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