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探索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体育面向全体大学生,其训练强度,课程难度要比起初、高中阶段有所增加,甚至在某些科目教学上,要以接近运动员的标准来对部分学生进行训练,由此可见,大学体育的教学标准更为严格,为了全面推进大学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应该采取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本文就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高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对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需求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竞赛  教学  大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152-02
  1  体育竞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我国西周的礼射,在于“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国外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力量,促进青少年感情的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培养性格和合作精神。[2]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认为体育运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并不是简单的局限在强身健体,它对于个体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说,把体育竞赛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以确保“德智体”的协调发展,让学生系统化的学习体育知识内容。
  1.1 健身价值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健身的行为,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达到健身的目的。体育竞赛是一种竞技性的活动,是需要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的,为了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竞赛者会反复训练,甚至会出现超负荷运动的现象,与高强度相对应的是脂肪的流失,始终保持高亢的情绪,同时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加速调节、肌肉有节奏的舒张、心跳加速等,这些生理变化都有助于强身健体,可以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1.2 欣赏价值
  体育竞赛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表演的欲望,对于那些天赋过人,本身就存在着体育素养,过硬身体素质的人更具有表演的欲望,大学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教学与审美艺术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融入竞赛元素,增强体育竞赛的欣赏性。如果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欣赏价值,学生都拥有表演的欲望,那么就会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体育竞技的欣赏价值感染着所有的观众,观众对于体育竞技欣赏主要来源于两个维度,其一是体育运动的欣赏性;其二,是运动背后的教育价值。下面以球王贝利的事迹,来说明体育竞赛所带来的欣赏价值:
  巴西足球队的踢球方式如同舞蹈,他们是世界杯夺奖次数最多的球队,巴西队的传奇故事,从球王贝利开始。“任加”是巴西队的足球风格,它把舞蹈与足球融为一体,既具有表演性又有实战意义,然而在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巴西队的“任加”风格遭遇法国队之后,丢掉了效果,对手“人盯人,硬碰硬”的方式缩小了巴西球员的施展空间,“任加”的优势被瓦解,最终输掉了世界杯,至此在巴西国内,开始对“任加”的风格产生抵触情绪。球王贝利正是“任加”的追随者,他用坚强的意志,坚持“任加”风格。1958年,年仅17岁的贝利进入巴西国家队,他的主教练警告他在比赛中不能使用“任加”的踢球方式。然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任加”技术属于巴西,在决赛面对瑞典队,巴西队在2比0落后的情况下,贝利带领巴西队以5比2的比分逆转比赛,成为世界杯的冠军。这就是体育竞技所带来的欣赏价值,体育竞技不仅给我们带来紧张、刺激和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强烈的带入感,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学到“坚持、合作、信任”等各种精神,学习到遵守规则的秩序意识,对于我们的思想品行具有积极教育意义。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体育竞技中的欣赏价值,把欣赏价值纳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体育与艺术的结合。
  1.3 体育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营造诚信的社会集体意识,专门设置个人征信系统,如果企业法人或社会团体存在失信行为,就会记录在征信系统内,不仅会影响到以后与银行的各类合作,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加强诚信意识至关重要。体育竞技中倡导的公平、公正意识正是诚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者只有遵守比赛规定,在规则的框架内参与竞技才可以认为是合规行为,才可以承认他的比赛成绩,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2  竞赛与教学相結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2.1 制定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都可以结合竞赛的,即便勉强组织竞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对于这类基本型的锻炼内容开展体育竞赛缺乏欣赏价值,在比赛中也不会出现激烈对抗的现象,学生只能比数量和动作规范,没有实际的教育价值,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把竞赛与教学结合起来,需要围绕教学大纲,制定可靠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选择适合竞赛教学的体育内容,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接着分门别类的制定教学目标,通过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教学活动需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在总的指导目标下,再把目标进一步分解,制定阶段性目标,围绕阶段性目标,按部就班的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2.2 组织报名
  为了确保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愿性,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报名,而要遵循自主原则,让学生选择性的报名。结合竞赛教学,需要教师同时开设多个体育课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报名。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教师不能只设置“篮球”、“足球”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还要开设“太极”、“健美操”等强身健体的课程。为了增强学生对“非兴趣”课程的关注度,教师可以与学校领导协商,建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太极”或“健美操”的团体比赛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将直接享受到学校给予的物质性奖励,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课程设置均衡合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
  2.3 按照比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果按照比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那么就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潜入深”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即新授课、复习课和比赛课,依据先后顺序开展教学。以篮球课为例,新授课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篮球技巧,包括投篮、上篮、传球、篮球战术配合、防守等,教师一边讲动作要点和规范,一边进行演示,在讲解完毕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教师讲解的动作要点。经过多节体育课的教学,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篮球知识与技能之后,就以自由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练习,这里的自由活动并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是要在一旁冷静的观看,时刻发现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当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可以独自完成篮球动作之后,就可以给学生详细的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安排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在比赛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在篮球活动的安全,自己要充当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形成秩序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确保安全、遵守秩序的前提下,把比赛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比赛所带来的乐趣,感觉经过团队配合以后,进球以后的震撼。
  参考文献
  [1] 王磊.延安大学体育竞赛现状与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3):117-120.
  [2] 向召斌.浅析大学体育竞赛的价值取向[J].科学之友,2011(22):127-128.
  [3] 程宇,张定勇,龙刚.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成才之路,2012(6):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