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利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励 李秋元

  摘 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其更新利用迫在眉睫,如何继承、延续、发展历史街区文化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街区载体的文化特色,评估历史遗存文化价值,归纳历史街区发展脉络,从注重历史传承和尊重历史文化的角度,提出西津渡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遗产;城市更新;西津渡
  1 研究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演变见证,历史文化遗存是历史街区文化传承的基础与前提。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其在过往的城市建设中受到严重损坏,此后,新型的仿古建筑开始热火朝天地建设。相似的街区风格不仅使原有的地区特色逐渐泯灭,而且蚕食了文化基因。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基本成熟三个阶段,[1]思维角度经历了从单体建筑到城市景观再到街区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变。[2]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运用拆除部分建筑、重建的建筑仿制旧式建筑、修缮其余建筑、原住民搬迁的更新模式。
  2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简介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位于镇江老城区,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自古便是交通要道。其北临长江,南枕云台山,东西横贯金山、北固山,呈“山环水抱”的地理格局。三面环山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其形成了特色的临山古街建筑群。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保护区面积约6万m2,规划用地面积14万m2。[3]街区内保存并延续了清末民初以来的建筑形制和街巷路网格局。街区全长约为1000m,街区内路的宽为7~10m,街的宽为3~5m,支巷宽度为1~3m,等级序列明显,街巷长度则长短不一。[4]街区内历史遗存主要包括东方传统民居和西式古典公共建筑。街区西部由成片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组成,建筑密度高,间距小,具有建筑肌理。街区东部保留有原英国租界区的公共建筑,以独栋建筑为主,建筑体量和建筑间距相对较大,立面装饰复杂,具有西方特色,反映现代城市的特征。
  3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特色
  3.1 东方传统文化遗存
  街区内民用住宅建筑大都建于清末民初时期,譬如“长安里”“利泰坊”等,是江南民居代表。房屋檐口和大门处饰以砖雕,其余为青灰砖墙,以白灰填充砖缝,青墙黛瓦,色彩淡雅,门窗为内嵌式木质,屋顶结构大都为悬山式。民居布局为行列式的组合院落,巷道结构分明,每个里弄有专属的名称。街巷地面承袭古代形制,以青石板为主。在横向上通过街区内的5道拱券门,辅以狭长幽深的街道,将景框于其中,构成一幅一幅雅致的街巷小景;纵向上体现在高差上,街区依山而建,随缓坡逐渐拔高,不同高度建有不同阁楼,同时还建有栈道连接街区和后侧的云台,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
  3.2 西式古典文化遗存
  西津渡历史街区在清末之后成为英国租界区,建有大量西式建筑,如近代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和为原英国领事馆,均为东印度式风格。原英国领事馆由5栋独立的房屋组成,建筑群为砖木结构,建筑间有一定高差,以楼梯相连接,体现了西式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外廊式建筑是典型东印度式风格,房屋的正立面设有连续的砖石拱券。窗户两旁设有白色浮雕立柱,窗户表面有镂空装饰,使用印有彩色的玻璃形式。园林集中布局,形制规整,体量庞大,体现严谨理性的造园追求。建筑外部装饰张扬富丽,内部空间开阔,装潢豪华。房屋内部顶端四周嵌有繁杂的石膏线,地面铺设地板,墙壁内嵌壁炉,四周挂设油画,立有雕塑等装饰。
  3.3 宗教文化遗存
  宗教文化遗存是西津渡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佛教和道教历史遗存。元代起,藏传佛教开始盛行,依渡而居的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建造了众多的宗教建筑,至今风貌保存大多完好。街区主道路右侧立有三座铜制方形四足香炉和两座铜制圆形三足香炉。街区中心点为一座元代韶关石塔,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过街石塔。石塔左侧是观音洞,开凿于宋朝,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普陀岩殿和地藏殿。观音洞的南侧山腰处为紫阳洞和铁柱洞两处道教场所,铁柱宫房顶正中为道教八宝之首的葫芦。街区最西端建有超岸禅寺,取佛家“超度众生,同登彼岸”之意,其山门、八字墙、硬山式大雄宝殿等保存完好。
  3.4 津渡文化遗存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有“古渡博物馆”的美誉,渡口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蒜山公园入口处的清代“小码头遗址”,西津渡西侧宋代缓坡石砌长提式码头“玉山码头”遗址,以及街区内的救生会旧址,这都是渡口文化遗产的代表。韶关石塔右侧的救生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专业水上救助服务的慈善机构,现已成为救生博物馆,庭院中心放置代表性“救生红船”,船上挂有御赐虎头牌,院中还有古朴的两层房屋,一楼为当时获救人员暂住地,二楼为议事厅。自韶关石塔向西的道路与青石板阶梯中间有一道凹槽,是古时渡口运送货物的独轮车的车辙痕迹。其痕迹之深,足以体现当时渡口的繁荣,也见证了津渡文化的诞生与没落。
  4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的更新利用
  4.1 现状和问题
  之所以西津渡建设发展至今文化品牌尚未广泛流传,是因为其文化遗产传承受到限制。第一,虽然西津渡的清代救生会遗址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但街区内除了在原址基础上成立的救生博物馆之外并没有提供额外的展示空间。[5]第二,街区内部分文化场所封闭,不对外开放。同属于佛教文化的普陀岩殿观音洞和地藏殿,仅开放观音洞以供参观,道教文化的铁柱宫也常年紧闭大门。第三,街尾两侧的建筑风格修缮前后差异较大,破坏了街区历史风貌。第四,迁出几乎全部的原住民,使得历史街区原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受到严重影响。西津渡街区在2010年前后迁出近90%原住民,拆除了大批民居,部分特色文化随着原住民的搬迁、商家的迁入逐渐遗失,街区原有文化韵味逐渐淡化。
  4.2 更新策略
  街区的更新原则首先是对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应保存原始的街巷结构,将古街与山体结合,拓宽视野,增强空间立体层次感,构建街区独特的景观特色和空间意象。[6]其次注重分区保护。一是以古街为主体的古迹观赏游览区,应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方针,精心保护博物馆、待渡亭、昭关塔等建筑。二是以小码头街为主体的商业文化古街观光区,力求增加商业文化内涵,恢复地方特色店铺,[7]开辟地方民间艺术品商店,增设戏剧场所,增加文化气氛。管理者需要加大对街区的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并建立与周边社区的联系。[8]三是街区东段为主体的保留民宅区。保留民宅除保留其建筑外,还要保留其周边街巷原貌,增设街巷牌坊,就地改造危房及与传统民宅不协调的建筑,做到形式、风格、材料的一致性。最后,注重人在历史街区中的重要性,鼓励公众参与,保留原住民生活的风情风貌,以文化传承为目标,还原历史街区的原始风貌。
  5 结语
  基于文化传承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街区原本风貌,使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街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西津渡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理风貌,在对其的更新利用中,应将文化元素置于首位,关注其津渡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西洋文化遗存,同时引导年轻人对历史街区的关注,拓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渠道,使西津渡历史街区得以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勇.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J].规划师,2015,31(4):98-104.
  [2] 于紅霞.青岛历史文化街区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14,38(2):65-69.
  [3] 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4-2020)[R]. 2003.
  [4] 徐敏.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措施[J].现代城市研究,2013(3):70-72.
  [5] 王皓冰.基于文化特色传承的历史地区保护规划模式初探[D].东南大学,2016:24-25.
  [6] 徐小东.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空间与保护研究[J].华东建筑,2005,23(7):79-83.
  [7] 陆江.历史文化街区创建文化产业园区的思路与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4(8):85-87.
  [8] 李秋元.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商业业态特征研究——以南京市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08):249-250.
  作者简介:唐励(1997—),女,江苏镇江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本科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通讯作者:李秋元(1993—),男,江苏宿迁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