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凯

  摘 要: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确立创新教育目标、营造支持性教育环境、构建创新资源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对策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国民创新素质的提升是这一重要国策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学习阶段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当前在很多教育实践中对创新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或是矛盾之处。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教育存在片面认识
  (1)对创新教育的对象存在片面认识。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其入学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不统一。许多教师认为创新是一种复杂而高级的智慧表现,创新是一个人的智力表现,高智力必然会有高创新,并不是所用学生都能具备,或者对所有学生适用创新教育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无力接受,认为创新教育是一种智力相关的精英式教育。
  其实,从创新的哲学内涵上来说,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创新也是每个个体生存的需要。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后天所受的教育是激发和提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曾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对创造精神并不仅有正向促进作用,还可能产生反向打压作用,我们的教育应当尊重、保护、激发、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创新潜能和需求。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并且,创新和个人的智力水平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性,影响创新的相关因素中,智力水平只是提供一个基础,影响更大的还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创新是个人身心素质的整体表现,是个人的自我超越和发展,是潜能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在个体智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提出创造性观点的人并不具有远超常人的智力水平,而是具有出色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单纯的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只能培养出工匠型人才,而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综合性,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2)对创新教育的范围存在片面认识。部分教师认为创新就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或发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就只是科学教育的事情,创新教育主要就是多开展一些课外科研类活动,课堂教学应当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创新是课外活动的事。
  实际上,创新教育是一个覆盖全学科全领域的教育,除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样需要创新教育。当前,单纯的强调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已经出现了越来约多的社会负效应,更加应当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创新教育,使科技和人文均衡发展,构建有温情的高科技未来社会。不仅如此,社会和人文思维方式亦是自然科学领域创新的重要支撑。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全域性,面向每一门学科。
  并且,创新教育应当是整个教育体系自上而下的全局性改变,包括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的创新,涵盖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各层次的创新,涉及到课堂授课、课外活动、日常养成等整个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创新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开展一些课外创新活动就能实现的,单纯的某一层次某一方面的教育创新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教育。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全面性,是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改造。
  (二)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形式和指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当前很多学校在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往往重视的是教学形式的表层变化和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参数。例如对很多课程的创新改革往往重点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是否新颖,一味的加大研讨式、互动式教学比重,不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不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盲目的进行所谓的教学形式的创新。并且对创新教育的开展程度往往以学生参加某某创新大赛取得名次,获奖数等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只看重所谓的业绩,不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的提升,过于急功近利。
  (2)脱离自身实际,强行创新。大学和大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研究型院校和非研究型院校之间有差别,“985”、“211”、普通大学之间有差别,并且,不仅仅是大学自身存在差别,其所教授的学生本身亦存在差别。很多学校不分析自身条件,不考虑学生基础,一味跟风搞“创新”。
  某项调查研究表明,参与竞赛类的自主科研与参与教师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益上,在不同类型大学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在普通大学中,参与自主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有效,参与自主科研的学生的在探究好奇,发现和解决问题,自我反思、批判性思维方面有显著提升。而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仅在探究好奇,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一定提升,且提升效果弱于参与自主科研的学生。在“211”大学中,参与自主科研的学生能显著提升探究好奇,发现和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的能力,而参与教师科研对学生的各项创新能力指标的提升均不是很明显。在“985”院校中,参与自主科研的学生仅在探究好奇,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一定提升,而参与过教师科研的学生的各项创新能力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效果优于参与自主科研的学生。
  对比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在学校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践平台时,参与教师科研才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高效益的提升作用。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很多学校存在创新科研实验中,基本是以教师思路为主体,教师提供方向、路线和模板,学生依照教师的指示来完成科研工作,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参与度很低,很難真正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1)认清创新教育内涵,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确立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主要由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方面要素构成。以上三要素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是创新技能。因此,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并且创新教育应当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全域性和综合性。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其自身定位和资源配置的情况不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创新教育目标,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创新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不同类型的高校依据自身特色确立各自不同的高校创新教育目标,进而在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各有分工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不同环节,不同社会岗位需要的创新人才,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支持性教育环境。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热情、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被认可和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并且在整个创新教育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體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教育中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体系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核心环境因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更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学生仍是经过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其心智模式尚处于二元对立、追随权威的阶段,还不完全具备创新所需要的心智模式,此时应当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学校需要营造支持性教育环境,引领学生逐渐发展创新所需要的自我主导的心智阶段。
  (3)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创新资源平台。通过不断整合优化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师资队伍、专业教室、实验条件、网络教育资源、图书资源等,构建创新资源平台,为创新教育提供基础。创新教育需要创新的师资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优化重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将具有相关特长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开展各专业的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效益。另外,除了举办各类型的创新比赛外,还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思维。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研讨和不断的实践。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相当的不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世间。我们应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应当认识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关乎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校应当依据其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2]朱红,郭胜军.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院校研究性的比较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7(12).
  [3]杨丽,温恒福.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难点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作者简介:韩凯(1989-),男,江苏扬州人,海军潜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军事装备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