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春卿

  摘 要: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当前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度分析,由此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并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创新运行模式以及提高就业准入等多元化路径,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校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教体系的重要构成,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寻求发展的必要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最为本质性的区别。产教融合能够将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素质和技能、科研、社会服务水平等有效结合起来,不仅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拥有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能够加快职业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为提升社会现实生产力做出突出贡献,加快校企合作进程,强化二者的合作力度,能够助力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目标。因此,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强化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强化校企合作的价值与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必须着力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并且提出了加大深化产教融合力度,打造科学高效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要求,力争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力度、打造更具创新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随着改革创新逐渐向深化阶段发展,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加大,因此需要职业院校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坚持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并重。深化产教融合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缩短企业的人才培训和培养周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达成,更具契合性的人才对接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并且,深化产教融合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动企业技术革新,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也是助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如何更有价值的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是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模式
  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力度的背景下,历经多年实践与发展,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
  第一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之间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用人单位依据自身的现实需求,向学校提出岗位和人才层次的具体要求,生成人才培养订单,学校依据这一订单来制定培养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实施策略,由相关专业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模式下企业参与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等具体工作,精准的向学校传递所需人才层次,确保学校最终培养和输送的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契合。
  第二种: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具体的生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把握产业生产需求,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在生产实践中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力,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第三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达成联合人才培养规划,由双方共同出资来支撑这一规划的具体实施,二者之间在共同利益的支撑下签订合作协议。这一模式下,从职业院校中走出的学生不仅仅与单位需求相适应,同时具备较高的社会职业能力。
  第四种: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这是近年来心境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创新模式,双主体是指人才培养拥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这两大主体共同担负着人才培养职责,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平等的地位,以利益共享机制来推进模式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两大主体的积极作用,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校企合作模式应用中凸显的问题
  一方面,欠缺科学完善的政策法规,政府职能缺失。当前我国在校企合作模式领域并没有制定和实施专项法律制度,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并没有明确界定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职责范围。学校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大多为自发行为,在推广应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企业积极性不足,甚至不配合的情形。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实践中,所选取的企业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并且学校在这一模式中往往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实质上,这是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政府职能缺失的必然结果。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表示不理解和不配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足。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以学校为主体,而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最清楚自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设想或方案对高职院校乃至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实践中,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或政府补贴等现实性收益,因此大多数企业表现出消极态度,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校企合作模式對企业创新与发展的真正价值。
  此外,高职院校自身欠缺专业优势或技术能力也是校企合作模式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所在,集中表现在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方面,尤其是在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层面,所输送的人才层次与企业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立法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力度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近年来所实施的重要模式,但在模式应用过程中,依然凸显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这一领域的立法建设,以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模式运行,为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法制保障,充分发挥这一人才模式的社会价值。首先,要加快制定和实施与校企合作模式相关的政策,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升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层面,并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推进实施;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完善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并强化对相关部门的考核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中的主导作用,引领这一人才模式实现良性发展;再者,尽快出台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制度,从立法层面来明确校企合作模式中各个主体的权责关系,切实保障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各个主体能够在法律框架内充分行使自身权力和职责。   (二)强化就业准入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始终积极主动的寻找企业合作方,为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为企业输送和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学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正确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积极主动的与各类型企业展开教育合作,由此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良性发展。学校以自身当前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较高的职业能力来提高学生就业率,在扩大学生就业空间的同时带动学校不断发展。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专业指导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校企合作的规范性,共同做好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工作。企业在遵守法律制度及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在完成培训环节后上岗试用。
  (三)坚持创新运行模式
  理论学界存在部分学者,对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展开创新,提出了诸多新颖且实用的新兴模式,比如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此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作为共同出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资产,占股比例较大的一方作为董事会主体,所打造的股份合作组织,依照共同管理和建设的模式来运营,相应的利益和责任由双方共同分享和承担,企业拥有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的权力,并且可以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同时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模式,由此来提升实践教学的实用价值。充分借助企业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打造双方共用的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直接参与一线生产,将企业文化、操作规范及工艺流程与教学体系融合起来,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范围,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体系,能够让学校教育、社会就业以及科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推进整个产业链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稳步提升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
  (四)着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模式在企业群体中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社会服务能力直接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各高职院校必须依照产学融合对自身服务能力提出的要求,鼓励各科教师积极主动的申请横向课题,加快应用技术的科研与转化进程,提高自身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强化与企业以及各类科研机构的沟通力度,通过打造多元化的技术创新平台、研发中心以及技术推广中心等,广泛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借助多元化的路径寻求与不同企业和行业开展技能培训,将各层次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范围逐步向外扩大,打造与教学特色相呼应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此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结语
  在产教加快融合的社会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及创新依然是高职教育当前及未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各高职院校必须对这一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持高度重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打破校企合作模式当前的应用困境,推动这一模式的良性发展,由此来支撑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琳,贾中林.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19(01).
  [2]曾益坤.关于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3]路致远.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轮机专业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17JSJG332)
  作者簡介:张春卿(1981-),男,汉族,江苏海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1469.htm